号,假装那些日子已经过完了。
就这么忙忙碌碌的,转眼到了端午节前一天。
孩子们兴奋得不行,就盼着天黑再天亮,好快点过上端午节,最好一觉睡醒,就被通知出发去城里。
这时候,家里的男人们都去田里忙活了,女人们则一边忙着收拾家里的杂活,一边包着粽子。
余母今年也阔气了一会,这次包粽子,她提前就泡上一大盆糯米和饭米。
而且这回,他们家包的粽子不再只是往年应景的光白米粽,还特地准备了豆沙馅的。
看着满满一大筲箕的粽子,余母心里都不由的有些感叹。
她想起往年的端午,一大家子人,拢共也就包三五个小小的光粽子,在锅里和鸡蛋一起煮了,一人能分到一小角就算不错了,还不舍得蘸糖吃。
如今,家里日子眼见着好了起来,她终于让全家人都痛痛快快地吃上一顿粽子了!
不过,粽子大多是糯米做的,吃多了胀肚,不消化。
所以家里的老人和孩子,都不能多吃。
老太太是自个儿觉着腻,不想多吃;孩子们则是眼巴巴地看着,被大人们管束着一人只能吃一个。
下午晚些时候,余坤安他们每人背着一大背篓青草,从田里回来了。
余大哥和余二哥家里本来养着猪,他们背回来的青草,自然是要拿去喂自家的猪。
余坤安和余父则背着背篓进了自家院子,直接把背篓放在了地上。
余坤安让父亲先坐下歇会儿,自己则抱了些青草去后院喂牲畜,顺便在后院上了个厕所,这才转身回来。
刚进堂屋,余文洲就举着个被咬了一口的粽子,踮着脚要往他嘴里送。
“阿爹,吃,吃粽子!甜!”
他笑着弯腰就着儿子的小手,在那豆沙馅上咬了一大口,满嘴的甜糯。
“嗯!真甜!我儿子真乖!”
小家伙见自家阿爹喜欢,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大方地说:“阿娘给了我一个!我分你吃!家里还有好多好多!”
一旁的余文波看得嘴馋,凑过来腆着脸笑:“阿洲,也给我咬一口呗!”
余文洲立刻把粽子藏到身后,小脑袋摇得像拨浪鼓:“不行,阿奶说了,一天只能吃一个,你的那个都吃完了,今天就不能再吃啦!”
“为啥阿奶说一天只能吃一个呀,我还没吃够呢!”余文波不乐意地嘟囔。
余坤安走过去,轻轻敲了他一个爆栗,笑道:“还不是怕你吃多了,到时候拉不出屎来!”
“谁说的,我每天都能顺畅拉屎的……”余文波立刻反驳,小脸涨得通红。
这时,王清丽刚好听到叔侄俩的对话,直接白了余坤安一眼,嗔怪道:“你恶不恶心,嘴里还吃着东西呢,就说这个!”
余坤安不以为意地耸耸肩:“这有啥恶心的,不就是五谷轮回嘛。人之常情。”
余文波歪着脑袋,一脸好奇地问:“老叔,啥是五谷轮回呀?”
“就是拉屎的意思!”余坤安直截了当地回答。
“哦……”余文波恍然大悟。
得到答案后,余文波又蹦蹦跳跳地去找其他小孩,想哄他们手里的粽子尝尝。
余坤安也动手剥了个白米粽,露出晶莹剔透的糯米,跷起二郎腿,坐在桌子边,蘸着碗里碾碎的红糖渣,慢悠悠地吃起来。
余父手里也正剥着个粽子,随口说道:“城里开店的日子,我翻过黄历了,就定在初六,那天是个好日子。”
余坤安掰着手指头一算,没剩几天,便道:“那不就是端午一过就开业嘛!”
“嗯,最近挑来挑去,就这天日子不错……”
“行,初六就初六,端午过完,先把店铺开起来再说。开业那天,你跟我一起去,镇镇场面。”
“嗯,成!”余父简短地应下,这事就算定了下来。
其他人听了,也都跟着乐呵。
余父几口吃完粽子,敲了敲烟袋锅子,起身往余大伯家去了。
余父吃完粽子,叼着烟头就往余大伯家去了。
明天他们全家都要进城,家里得有人照看,鸡鸭也得有人喂,所以他得找余大伯和大伯娘搭把手、帮个忙。
余坤安惬意地靠在竹椅上,脚背上坐着余文洲,小家伙双手环着他的小腿,要玩“骑大马”。
余坤安便用脚背颠着他,小家伙双手紧紧抱着他的小腿,咯咯直笑。
小家伙已经不轻了,颠了一会儿,余坤安就歇会儿,直到家里三个学生娃放学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