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了数旁边空着的竹筐,足足有18个,货架上还摆着10多瓶。这么一算,光是今天一天就卖出去了300多瓶。
就目前这生意热度,还能保持个五六天。
再往后,就得靠他们店铺积累的好口碑来吸引顾客和回头客了。
等回到家,天又黑透了。堂屋门口,昏黄的电灯泡下,余坤安这才发现家里多了……五、六、七个锃亮的小光头!
三个女孩子里,只有余晓雅的小辫子还好好地扎在头上,就连余晓萱和余晓宁也都剃成了小光头。
余坤安挨个摸了摸他们光溜溜的后脑勺,笑着问:“男娃娃剃光头也就算了,怎么小女娃也剃成小光头?”
余母笑着说道:“小娃娃哪懂什么美丑?昨天看了少林寺,觉得光头厉害,再看她们哥哥剃了光头,就闹着也要剃。没事,小孩头发长得快,过些日子就长出来了。”
余坤安瞧着几个孩子在堂屋门口拍着篮球,时不时嘴里还“哼哼哈嘿”地比划着不成章法的拳脚,有些哭笑不得……
老太太忙前忙后的,给他们父子俩热饭菜。
余母他们晚上一直守在家里,就等着他们回来,都很关心开业第一天店里的生意情况。
余坤安也不多啰嗦,直接笑着掏出那个贴身收着的布包,解开扣子,将里面满满一包零零散散的纸币、硬币,全都倒在桌子上。
孩子们被硬币叮叮当当的声音吸引过来,看着桌上那一堆散钱,眼睛里直冒光。
“哇好多钱呀!”
“老叔,你是不是发大财啦!”
“这么多钱,我数都数不过来!”
“阿爹,挣大钱……”
大人们看见这些钱,心里也明白了,店铺里的生意指定差不了,一个个都高兴的很。
余坤安笑着从钱堆里拣出几个五分钱的硬币,给每个孩子发了一个:“来,一人五分钱,拿着都出去玩吧,别在这儿捣乱,记住啊,不准出去乱说。”
“嘿嘿,知道啦!”
“哈哈,今天又有零花钱啦!”
等孩子们拿着硬币,欢天喜地地跑出去后,堂屋里也清静了不少。
余坤安和余父这才坐下来,把今天店铺里的情况仔仔细细说了一遍。
全家人一听,都乐得合不拢嘴。
“乖乖,三百多瓶鸡枞油?那剩下的那些不是卖不了几天了!”余母心里算了下,两眼放光。
她继续说道:“哎呀,真没想到城里人这么喜欢这些干菜,那我可得多晒点。””
余坤安喝了一口水,解释道:“城里人跟我们不一样,一根葱、一瓣蒜都得花钱买。咱们这些干菜耐存放,价钱也便宜,他们买回去就当是换个口味,图个方便……”
这时,老太太端着碗筷进来,笑呵呵地接话:“就是这么个理儿!他们城里人想吃口新鲜的,还得赶早去菜市场。哪像咱们,地里那些嫩南瓜、小黄瓜,一茬一茬地长,吃都吃不过来。我看啊,不如摘些品相好的,让安子带到铺子里,肯定有人要!”
“对对对!”余母一拍大腿,“地里那些嫩南瓜,结得密密麻麻,正愁吃不完!我这等会就去摘,都摆店里试试!”
这话像是打开了其他人的思路。
余二嫂眼睛一亮,赶忙问道:“安子,那家里的鸡蛋能放店里卖不?开春养的那些母鸡,现在都开始下蛋了,家里根本吃不完,攒下不少了。
背到镇上集市卖也是卖,要是放到县里铺子卖,价钱肯定能好些。”
余大嫂也连连点头:“对对对!县里东西向来比镇上贵几分钱。鸡蛋这玩意儿天热了放不住,能早点换成钱最好。”
余坤安爽快地应下:“行!到时候你们把多余的鸡蛋都装过来,记好数量,我卖了钱再拿回来给你们。”
余大嫂和余二嫂听了,脸上笑开了花,这样既省了她们自己去镇上赶集的功夫,还能多卖几个钱,自然是很乐意的。
余坤安三两口扒拉完最后一口饭,放下碗,对余母说道:
“阿娘,明天你得空去村里转转,跟大伙说一声,咱家接着收鸡枞菌。得赶紧把库房里那些空瓶子都用起来……”
余父在一旁抽着烟袋,补充道:“对,菜籽油也得赶紧收。家里上回收的油菜籽没剩多少,撑不了几天的。”
余母点了点头,说道:“放心,我明天就去找村里那几户实在人家,把她们家多余的菜籽油都收过来。卖给咱家,比她们自己挑到粮站去卖划算,她们肯定乐意。”
余坤安继续说:“这几天城里不用大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