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打土豪,分其田地(1 / 2)

太极殿上。

李世民与高士廉为抄家所得的分配,如同市井商贩般争得面红耳赤。

最终两人各退一步,以四十五万贯充入国库,剩余部分(包括房产、田契及部分珍宝)划入内帑,暂时平息这场“分赃”风波。

虽然心疼被户部划走一半,但想到内帑依旧进账颇丰,李世民的心情还是挺畅快。

再说博陵、范阳两地的耕地,售卖的话同样值几十上百万贯。

然而李世民却不知道,远在河北的魏叔玉,手段却远不止于抄家流放。

彻底控制范阳、博陵两地的局面后,并将崔、卢主脉族人以及查抄的巨额财物、罪证妥善安排后,魏叔玉并没有立刻班师回朝。

他以钦差黜陟使的身份,联合当地新任命的官员,发布一道震撼整个河北的告示:

【查,范阳崔氏、博陵卢氏,世受国恩。然勾结逆党,私通外敌,罪证确凿,其行可诛!今奉天讨逆,除其爵禄,抄没其家。

然皇恩浩荡,念及多数田产乃巧取豪夺、兼并而来,今特将崔、卢两族所霸占之良田,除部分充作官田外,其余尽数分发予原佃户及本地无地、少地之百姓!

按丁口授田,务使耕者有其田,民得享其利!】

随着这道告示一出,整个范阳、博陵以及周边州县,瞬间沸腾了!

起初百姓们并不相信。千年世家,盘根错节,那些田地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

佃户们世代为其耕种,缴纳沉重的租子,从未想过有一天那些土地能变成自己的!

“真的…真的分田了?”一老农颤抖着双手,抚摸着衙门口张贴的告示。

虽然不识字,却听得懂旁边识字人的宣读,浑浊老眼里闪烁着难以置信的泪光。

“王老汉,是真的!官府说了,按家里男丁算,你家三个儿子,能分好几十亩呢!”旁边有人兴奋地喊道。

“老天开眼啊!魏青天,魏青天啊!”老农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朝着县衙方向连连磕头。

“以后再也不用交七成的租子了。自家的田,收多少都是自己的!”一中年汉子激动得满脸通红,挥舞着拳头。

“娃他娘,听见没?咱们有地了!咱们有自己的地了!”年轻夫妇紧紧抱在一起,又哭又笑。

分发田地的现场,更是人声鼎沸、热火朝天。

新任县令、县丞亲自坐镇,胥吏们按照重新丈量登记造册的田亩簿,大声呼喊着农户的名字。

“李二狗家,丁三口,分得永业田三十亩,位于城东清水渠畔!”

“赵铁柱家,丁五口,分得永业田五十亩,位于城南柳林坡!”

“刘水山,丁八口,分得永业田八十亩,位于城西新滩坡。”

……

每念到一个名字,就有一户人家欢天喜地上前,接过盖着鲜红大印的田契。

薄薄的一张纸,在他们手中却重若千钧。

有人小心翼翼地用油布包好,揣进怀里最贴身的地方。

有人激动地一遍遍摩挲着田契上的字迹,尽管他们大多不识字。

更有甚者直接跑到分到的田地里,抓起一把黑土又哭又笑,状若疯癫。

“魏驸马真是活菩萨啊。”

“以后谁再说驸马爷是煞星,我第一个不答应!”

“有了所分到的田地,娃们就能吃饱饭,就能娶上媳妇啦!”

“咱们得给驸马爷立长生牌位!”

百姓们的欢呼声、感激声,汇成一股暖流,在寒冷的冬日里涌动,冲刷着千年世家留在这片土地上的森严壁垒。

然而。

与普通百姓的狂喜形成鲜明对比,是那些未被列入流放名单,却失去田产和特权的崔、卢两家旁系子弟。

他们聚集在隐秘的宅院里,个个面色阴沉,眼中充满怨毒与不甘。

“欺人太甚!魏叔玉小儿,是要掘我崔卢两家的根啊。”一崔家旁系的中年文人咬牙切齿,他失去赖以收租的数百亩良田。

“分田于黔首?简直是倒行逆施!那些泥腿子也配拥有土地?”一卢家子弟愤恨地捶打着桌面。

“没了田地,我们靠什么维系家族?靠什么供养子弟读书科举?这是要让我们彻底沦为平民啊!”

“此仇不共戴天!魏叔玉,还有那李世民,他们不会有好下场。”

“哼,等着瞧吧。那些泥腿子没我们指导,那些田迟早荒废。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三国大军湿家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皇上,您发配边疆的废物称帝了!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大唐秦公子 衰神小王爷的福运团宠妻 这些列强,欺朕太甚 大宋闲医 一梦维艰 诗仙,神医,商圣,镇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