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同人 > 民国的先生 > 第110章 虚云大师(二)

第110章 虚云大师(二)(1 / 2)

立于昆明大观楼西望,

滇池碧波如一块被风揉皱的碧玉,

万顷粼光之上,

一脉青山如黛横卧,悄然舒展成一幅山水的画卷。

由北向南,似熟睡的少女……

群山中的观音山像少女的头发,老青山是其脸部,罗汉山为胸部,华亭山和太华山构成腹部,碧鸡山则似腿部……

那座“靖国云栖禅寺”,

恰坐落于昆明西山——即此前远眺所见“少女”的腹部,华亭山的半山腰处,隐于苍翠之间。

苏俊与小七携几名侍卫同行,脚下是一条穿行于山林的小径。

耳畔松涛阵阵,如自然的低语;

身旁古柏参天,枝叶交错蔽日,将一行人身影轻轻拢在浓荫里,步步都浸着山野的清幽。

行至半途,

一阵山风裹着草木的清香扑面而来,小七忍不住放缓脚步,指尖轻触过垂落的藤蔓,

“先生,这山上的景致,倒比城里的园林多了几分野趣。”

苏俊颔首,

目光掠过前方隐约露出的飞檐翘角,那檐角覆着一层浅灰的青苔,在斑驳日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听说这禅寺已有百年历史,藏在这般幽静处,倒合了‘云栖’二字的意趣。”

侍卫们默不作声地跟在身后,

靴底碾过枯叶发出细微的声响,与远处偶尔传来的鸟鸣相映。

再往上走,小径旁渐次出现几尊风化的石佛,佛像衣纹模糊,却仍透着几分庄严。

转过一道山弯,

禅寺的朱红大门终于完全显露,

门楣上:

“靖国云栖禅寺”

六个鎏金大字虽有些褪色,

却在青山绿树的映衬下,显出别样的古朴厚重。

尚未抵达山门前,

便见松柏浓荫下立着一道瘦小身影。

那小沙弥约莫七八岁年纪,

眉眼弯弯带着憨态,远远望见苏俊一行人,立刻双手合十迎了上来。

待走近些,

他清亮的嗓音伴着山间清风响起:“阿弥陀佛。苏施主,我家方丈虚云大师,已在殿内等候多时,请随小僧前来。”

苏俊闻言,

心中蓦地一凛,脚步微顿。

他此次前来并未提前递帖,连随行侍卫都只知是进山拜访,

这虚云方丈竟能精准叫出他的姓氏,还早早备下等候——这般未卜先知的能耐,

让他暗自思忖:“这虚云大师,果然名不虚传,倒真有几分洞悉世事的道行。”

小七在旁也听得诧异,

忍不住凑到苏俊身侧低声嘀咕:

“先生,这老和尚也太神了吧?咱们跟算好时辰似的。”

苏俊抬手轻按,

示意他稍安勿躁,随即敛去神色中的惊讶,对着小沙弥温和颔首:

“有劳小师父引路。”

小沙弥笑着应了声“施主客气”,

便转身在前头带路。

穿过刻着“佛境”二字的石牌坊,

寺内香火气息愈发浓郁,伴着隐约的木鱼声与诵经声,让人不自觉放慢了脚步。

行至大雄宝殿前的一方清池边,

小沙弥忽然驻足,

抬手朝不远处的六角亭示意:“苏施主,方丈已在亭中候您。”

苏俊闻言,

下意识理了理衣袍的褶皱,步履轻疾地穿过回廊,踏入亭内时,先闻见一缕淡淡的松烟墨香。

亭心的石案上摊着素笺,

一位身着灰布僧袍的老和尚正垂首伫立,枯瘦的手指握着一支狼毫,笔尖在纸上缓缓游走。

苏俊目光扫过,

见他须发如雪般覆在肩头,脸上的皱纹深如老树盘根,唯有一双眼睛亮得像浸了晨露的寒星,仿佛能洞穿人心——这定是虚云方丈了。

他放轻脚步挪至案前,

目光落在素笺上时,不由得微怔——纸上既无山水叠嶂的意境,

也无禅意偈语的玄妙,唯有一片叶缘微卷的梧桐叶,

叶面上一条青虫弓着身子,正小口蚕食着叶肉,笔触朴素得近乎寡淡,与他想象中方丈的笔墨相去甚远。

“施主看这虫与叶,是何光景?”

虚云方丈忽然开口,声音虽染着岁月的苍老,却中气十足。

笔尖未停,

青虫的腹足已在纸上晕开浅浅的墨痕,似要从笺上爬出来一般。

苏俊喉头微滚,斟酌着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农民将军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中国古代名人传 如何拯救德意志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古人看我玩原神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