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同人 > 民国的先生 > 第11章 较量(四)

第11章 较量(四)(1 / 2)

冷清秋去买火车票时,

才彻底摸清了差事的分量——票根在手里叠了厚厚一沓,数到最后竟是二十三张。

她这才恍然,自己要一路护送去上海的,原是这样一支不小的队伍。

总算熬到第二日傍晚七点,暮色刚漫过天津站的钟楼,冷清秋领着二十多人的队伍踏上站台。

待众人依次登车,冷清秋才看清车厢内饰的讲究——雕花木椅上铺着深棕绒垫,壁灯透过玻璃罩晕出暖黄的光,连空气里都浮着淡淡的樟脑香。

更让她意外的是她们这些人,竟然坐满了整整一节头等车的车厢。

清秋的儿子,一进车厢就撒了欢,小皮靴踩在地毯上没什么声响,却在过道里来回跑着,一会儿摸下椅背上的雕花,一会儿凑到车窗边看站台的灯。

众人见他年纪小,眉眼又机灵,都笑着纵容,驼龙从包里摸出来块,快嘴李给她的糖递给了他,这惹得孩子的笑声在暖融融的车厢里飘得老远。

这时,

冷清秋望着窗外的站台,缓缓向后退去,最后缩成模糊的影子融进暮色里。

才轻轻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几分悠远的怅然:“看来,我今年的春节,是要在上海过了。”

另一边的驼龙却没心思看风景,只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树影发呆。

火车哐当哐当往前跑,她脑子里的念头也跟着打转——快嘴李只催着她们往上海赶,却半句没提缘由,这一路不明不白的,到底是为了什么?

火车哐当哐当行了一天半后,终于在浦口站停稳。

众人拎着行李下车,转乘轮渡横渡长江,待踏上南京的江岸时,晨光刚漫过码头的桅杆。

远远地,就见一人穿着藏青绸缎马褂,带着两个伙计在栈桥上张望——正是南京启新商会的李会长。

冷清秋一眼就认出了他,早年在北平时,这人还是苗疆公主上海府里的老掌柜,后来启新商会始终没在上海设分会,他才辗转到南京谋了会长的差事。

李会长也瞧见了她们,连忙快步迎上来,拱手笑着寒暄:“可算把各位盼到了!”

在南京用过午饭,

李会长从随身的公文包里取出几张通行证,递到驼龙手中,手指在“中央军”的字样上轻轻点了点,笑着解释:

“如今时局不同,北平那边东北军的通行证,到了南边可不顶用了,拿着这个,一路上能少些麻烦。”

轮渡载着众人沿长江向东,

行至入海口时,远处的上海天际线已隐约可见——外滩的洋楼尖顶刺破薄雾,黄浦江面上货轮、汽艇往来如梭,连空气里都混着煤烟与咸湿的水汽。

靠岸时,

十六铺码头正人声鼎沸,挑夫扛着货箱穿梭,洋行职员攥着公文包快步登岸,还有穿短打的巡捕在人群里来回巡视。

驼龙攥紧那张中央军的通行证,跟着冷清秋往码头外走,刚到街口,

就见几辆黑色轿车停在路边,为首一人穿灰布长衫,见了她们便上前半步,恭敬地对冷清秋说:

“冷小姐,杜公馆的车已在这边候着,先生特意吩咐,先送各位去静安寺路的公寓歇脚。”

冷清秋微微颔首,

目光扫过轿车车窗上隐约的族徽,又转头看了眼身边东张西望的驼龙——上海的风里,

似乎藏着比津门更复杂的气息,连街边霓虹灯牌的光,都比北方的灯笼要刺眼几分。

别墅房间的门刚被“砰”地撞上,驼龙就攥着衣角在地毯上踱来踱去,额角的碎发都因急促的呼吸微微晃动,眼底满是按捺不住的焦躁。

“赵敏!快!”

她猛地转身,声音里带着一丝发颤的急切,“把电台架起来,给快嘴李发报——我必须知道,他到底为什么非要让我们来上海!”

赵敏见她这副几乎要发狂的模样,不敢耽搁,立刻从行李箱里翻出电台零件,手指麻利地接好线路。

电子管亮起微弱的绿光时,她抬头看向驼龙,轻声问:“大当家,电文就按您刚才说的发吗?”

驼龙深吸一口气,指尖掐进掌心,沉声道:“一字不差,让他给我个准话!”

电台的“滴滴”声没响多久便骤然停了,赵敏手捏着刚译好的电报纸,指尖微微发紧,抬头看向仍在踱步的驼龙:“大当家,快嘴李回电了。”

驼龙猛地停下脚步,几步跨到桌前,一把抓过电报纸。

目光扫过纸面时,她的动作却顿住了——偌大的纸上,只孤零零印着两个字:郑逸。

空气瞬间静了下来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农民将军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 中国古代名人传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如何拯救德意志 古人看我玩原神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