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515章 相信官营的生命力与拍卖风潮

第515章 相信官营的生命力与拍卖风潮(1 / 3)

第515章相信官营的生命力与拍卖风潮

大同历二十五年(公元1647年)9月27日,京城,墨子学院。

刘永与李文兵两人同时来找徐晨,经历上次的事件之后,两人心照不宣的约定,以后要找社长两人就一起。

徐晨看到两人也是异常高兴,带两人来到了学院的一个幽静凉亭,三人就这样坐着寒暄了几句。

李文兵汇报了自己在中原看到农场的情况。

他笑道:“我当初说了农场才是大势所趋,看看现在农户们还是自发的组成农场。”

徐晨感叹道:“这的确是大势所趋,但需农户他们自愿,我们的帮助只能起到辅助作用,真正要经营田地的还是他们自己。

如果变成以我大同社为主,就主客颠倒。所以建设农场急不得,让农户他们自己来干,只要有利于自己的生活,农户他们会自己做出选择的。”

刘永认可点头道:“几年前的事情还是要引以为戒,欲速则不达,想要建设大同世界,还是要一步一步的走下去,操之过急,走捷径,那就必然会犯错误。

现在的大同社员就很急躁,总想一步就走到大同世界,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甚至走捷径,但他们却不知道捷径往往是弯路,越想走捷径,走的弯路就越多。”

这是他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这两年各个行省上报的项目又开始增多,每一个都说的很重要,能改善当地的生活,创造多少税收,增加多少工作岗位,让多少人过的富裕,但完全不考虑民朝的财政能不能支撑得住,如此庞大的工业建设。

让大家修水渠,增加粮食产能,推广义务教育,让更多的孩童入学,却没多少人愿意做这种繁复,看不到成效的工作。

这才哪儿到哪儿,他在后世看到更多,徐晨看向刘永声音当中甚至带着一丝严厉道:“对这种浮躁的情绪要坚决打压,提拔官员的时候,要尽量提拔那些诚恳老实的。不要只看税收,工业产能的增加,要看当地农户工匠收入增长情况,看孩童的入学率,这些和百姓利益更加息息相关的方面。”

刘永点头道:“我一直都是这样干的,选拔踏实肯干的官员一直都是我大同社最重要的根基。”

李文兵又说了自己在扬州和金陵看到的情况。

徐晨和刘永两人因为神情凝重,他们对这样奢靡无度的豪强豪商无好感。

但只要发展产业,工业化的规模持续增加,财富增加,这种情况就不可避免,这极其考验施政者的能力和坚持,既要保持效率不会影响工业的扩张,又要维持公平,防止贫富差距过大,出现蒸汽朋克的情况。

李文神情严肃道:“以我看金陵模式,才是真正能实现天下大同的模式,扬州只会出现一大堆属于我们大同社的豪强士绅。”

刘永马上反驳道:“我不这样认为,我支持社长以前的判断,现阶段以发展产业,增加财富为主。

商贾起的是正面作用,这些年天下财富不断增长就是最好的证明,虽然有缺陷,但不能一下子否认,天下就不存在完美无缺的事情,这些年我们不断增加商贾的税收,这就是在控制他们膨胀的财富,让更多的财富能惠及到普通的农户和工

金陵模式最大的困难,就是我们没有足够多的商业人才,管理整个天下的作坊,不要说整个天下,就是三司使几百个作坊我们都管不过来,经商和处理政务完全是两回事,我们大同社根本没有这么多经商的人才。”

李文兵不同意道:“人才可以培训,我们大同社建立了这么多学府,不就是在培训人才,多建几个管理的商学院,一步步扩张官营作坊,日积月累,要不了十几年官营作坊就会成为天下的主流。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什么都不做,看着这些商贾一步步壮大,让他们富可敌国,导致整个社会的气氛无比拜金,再想扭转那就难了。”

“以前我们能毫不留情的清洗明朝的地主士绅,但现在我们能清洗大同社的商贾豪强吗”

李文兵叹口气道:“我们必须承认,这点是做不到的。”

而后他脸色严肃道:“所以从现在开始就要想办法限制这些商贾继续膨胀,现在不想办法限制他们,等他们势力庞大了就更难限制了。”

徐晨想了想道:“如果你相信官营模式是为了,那就相信他的生命力,只要它更有效的组织生产,财富能汇聚更多的人,那他就会一步步的壮大,而不是我们这样拔苗助长,说不定反而会影响他的发展。”

大同历二十五年(公元1647年)9月28日,京城,陆军大都督,家属小区。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大明杀神:开局砍翻北疆鞑子 每日一卦,我搜山打猎粮满仓 贞观无太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妻主她如此多情(女尊) 我是龙傲天他惨死的爹[穿书] 元妻 俯仰人间二十春 镇御大明 大唐:挨骂就变强,气哭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