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的印象完全是来自于他父亲小时候对他的诉说。
但经过大同社十几年的改造,现在的京城和朱常瀛讲述当中已经是两个样子。
街道两旁都是五六层的砖石建筑,看上去显得异常高大,街道两旁种上了树木,漆黑的沥青马路上,马车川流不息,热闹非凡。和勃故那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雨,这所城市干净的可怕。
但这座城池就和他记忆当中大明城池没有一丝相似之处。
马路两边也是人潮涌动,有匆忙的工匠,也有穿着补丁衣服的农户,还有看着报纸读书人,乘坐马车的豪商,西域人,南洋人,南中人,天竺人,波斯人,这座城市的外来人口太多了,甚至他看到10个路人当中就有两个是外族人。
朱由榔感叹道:“这就是万邦来朝的都城吗,果然和大明不一样,东吁更被衬托的如同蛮荒一般。”
眼前的场景只能让它,盛唐时期万邦来朝的景象。
整个京城变动最小的可能就是紫禁城,朱由榔跟着人群来到了紫禁城。
他正感叹王帝王居住的场所,现在已经成为普通百姓可以随意进出的地方。
“10文钱一张票。”一个套着红袖的工作人员拦住了他道。
“这还要收费”朱由榔愕然。
工作人员看了看他一眼,尤其是那一身前明时期的打扮,口气有几分不善道:“一看你这样子就是外地来的乡巴佬,不收钱,这紫禁城怎么维修还穿这一身,你们的皇帝都在这里当差了。”
说着,朱由榔顺着工作人员的目光看过去,果然看着一个穿着明朝龙袍的人和游客在一起。他当即拿了10文钱交给工作人员,而后跑过去。
朱由崧还不清楚怎么回事,只是看到朱由榔知道来大客户,像这种还穿着旧式的长衫的人,一般对大明还有感情,出手极其大。
当即走过去道:“你想不想成为我大明的尚书,打赏朕五两,朕给你一个户部尚书,给10两的话,阁老也可以考虑考虑。”
朱由榔递过五个金元悲伤道:“陛下,您怎么变成这个样子了”
朱由崧看到这五枚金币,喜悦再也压抑不住了,他大半个月的打赏就来了,果然是个冤大头。
朱由崧接过赏钱,从自己腰间拿出一个仿制小玉玺,把早已经准备好的纸质圣旨拿出来盖了上去,而后询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朕把你的名字写上去,这道圣旨就是完成了。”
“朱由榔!”
“朱由榔”朱由崧惊愕的看着眼前这个人道:“你是那位叔叔的子嗣”
朱元璋早就把自己子孙后代的名字给排序好了,所以光听名字,朱家的宗亲就能知道这个人是自己的叔叔还是侄子
朱由崧看着自己这个堂弟有点尴尬,虽然这份活轻松还赚钱,但突然间遇到了自家的亲戚,他还是感觉到有点羞愧和尴尬的,这不亚于后世的网红,看到自己的亲戚在看自己的直播。
“家父是东吁王!”朱由榔道。
朱由崧这才恍然大悟,现在朱氏的宗亲不说穷的和乞丐一样,但的确没几个富人,只有东吁王勉强保留了一份祖宗留下来的香火。
“堂弟,你怎么来京城”
觉得自己人更加可靠,朱由榔想了想道:“我父亲想夺回东吁的大权,想要寻求大同社的帮助。”
朱由崧听到这话,差点笑出声来道:“叔父在西南的表现,我还是知道一点的,不要说为太祖皇帝长脸了,说是丢尽了祖宗的脸也不为过。”
朱由榔听到这话也是脸色发红,他父亲每次大同社还没打过来就先逃了,说是闻敌而逃也不为过,他也的确没脸说这些光辉战绩。
朱由崧问道:“看你出手这么大方,想来叔父在东吁过的也不算差,杜麟征每年给伯父多少金银”
朱由榔脸色难看道:“每年只有10万两银子,还有一个万亩的庄园。”
“哇,杜麟征,祖泽润他们如此大方,给了每年10万两,居然还有一个万亩的庄园”朱由崧的确是惊到了,他可知道自己这个叔叔只是傀儡。
只看现在的朝鲜王,张献忠每年只给他五千两银子,穷的和海对面的天皇一样,穿个衣服都要打补丁。
朱由榔道:“是我岳父据理力争才有的,祖泽润这个奸臣最开始只打算给我们一万两。”
朱由崧羡慕道:“沐家没有白吃我朱氏这两百多年的俸禄。”
而后他拍着自己堂弟的肩膀道:“看开点吧,你看我只能在这紫禁城当中,娱乐民朝的百姓,一年下来也就赚个两三百两,朱由检现在还要靠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