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453章 ,快要失控的财政与功臣云集

第453章 ,快要失控的财政与功臣云集(1 / 3)

第453章,快要失控的财政与功臣云集

大同历十五年(公元1639年)11月5日,京城。

总理大臣府又开启了一年一度的税收统计,其中今年民朝税收再次增加了800万两,达到1亿1200万两这个前所未有的数字。

而粮食增产却极其缓慢,只增加了大概300万石左右,对比今年大同社投入了两千万两用于新修水利,可以说投入产出比极其差,哪怕用这些钱去购买粮食,也比这增长的粮食要多。

但即便是这样,这笔亏本的买卖也要做,没有这2000万两银子投入到水利设施建设当中,今年民朝粮食说不定就要减产。

今年北方虽然受到旱灾的影响,但大同社有这么多年抗旱的经验,旱灾的影响其实是有限。

只是大同社为了改变北方的气候,大量的土地,退耕还林,退耕还湖,黄河两岸五里范围,大同社会逐步清理这个范围的村庄,种植树木保持水土,以改善黄河的泥沙含量。

加上大同社今年在黄河两岸,规划了7个泄洪区,想要恢复上古时期巨野泽的盛景,以此恢复北方的湖泊系统,改善北方干旱的气候。

多种政策实施下去,北方有大量的田地,变成了湖泊和树林。再加上移民的原因,这才造成北方减少了600万石粮食的情况。

但这种减产对北方的生态环境以及农业生产的长期来说,是极其有利的。

当然大同社敢这样做,这和江南粮食的产能快速提升,南洋开发逐步开始反哺本土,东宁岛与吕宋大量粮食输入中原有关。

今年长江以南虽然也有洪涝,但新修水利之后,粮食增产明显,多收了900万石粮食,这样一减,一加当中,民朝的粮食还是处于增长区间。

按理来说税银在增加,粮食产能也在增加,刘永这个总理大臣应该感到很欣慰。

但实际上他看到今年的统计数据,眉头皱的都快压死苍蝇了。

民朝的财政开支也在增加,而且增加的更快。民朝行政开支已经平稳,军事开支,随着西南清剿土司战争的落幕,这块开支也在大规模的减少。

教育开支,医疗开支虽然也有所增加,但也在预算之内,移民开支,厚生金开支增加的也不多。

但修建铁路,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开支却暴涨,导致民朝全年开支达到了1亿3000万,最终亏空了1800万两。

这表明刘永进行了三年减少财政支出政策,几乎全部没有达到目的。

刘永皱眉头道:“我大同社的巡抚哪来这么多钱

他们每个工程我都是先把钱打到各家钱庄,怎么到年底就会有如此多的超出”

户部尚书郭铭苦笑道:“他们制定工程计划的时候,钱往少的方向报,通过项目,做着做着就喊开超支了,户部再不给他们打钱,他们就没工钱给修水利设施的农户,逼得我们户部不得不增加预算。

地方上的工程,一般都会超支30%左右,而这些钱又是要给农户的,户部又不好不管,这样开支自然少不了了。”

刘永脸色不满道:“他们想借农户来压我们总理大臣府。”

三司使李富也委屈道:“超出30%都不算什么,好歹是用水利设施,我们三司衙门都快架空了。

地方上的钢铁厂,水泥厂,煤油灯厂,纺织厂,器械厂,蒸汽作坊,这些地方巡抚不经过我们三司使衙门同意,却挪用作坊的钱财。

您说一个钢铁厂要建什么纺织厂,石油作坊硬要为当地修桥铺路,本要上交的利润八成都用在地方上。我们想管都管不了。”

洪承畴去做鸿胪寺卿后,号称计相的三司使衙门,徐晨就任命了炮兵师长李富接管,他的想法是李富精于计算能管好三司衙门。

但随着战事的稳定,大同社由战时状态改为经济建设状态,各个行省都在兴修水利,修建道路,桥梁,铁路等基础设施,新建工业区建设作坊。

要做的事情太多,手中拥有的钱财太少。有一部分巡抚学着罗伟招商引资,而后建立作坊,增加税收,以此来增加巡抚衙门的收入。

但还有一部分巡抚觉得这太麻烦了,耗时太久了,就盯上了三司使下属的工厂了。

这些工厂都是高技术,高利润的产业,每个的收入那比一个工业区都多。

以延长石油工厂为例,光靠煤油和沥青,每年的利润就超过了500万两,这些年他们还开发了其他产品,利润每年都在提升,是大同社当之无愧的第一赚钱工厂。

这些工厂名义上由三司使官吏,但因为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假扮臣妻的丈夫 春风骤 三兴大汉:刘禅不思蜀 大明杀神:开局砍翻北疆鞑子 杀敌涨修为?我以铁血筑长生 逃荒种田:我的金手指是个垃圾桶 元妻 我是龙傲天他惨死的爹[穿书] 妻主她如此多情(女尊) 兄友之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