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449章 ,奢侈品税与江南丰收

第449章 ,奢侈品税与江南丰收(2 / 3)

几倍,就不要在我这里哭穷啦。”

潘六最后那句“于国计民生无半点益处”和“助长奢靡之风”,像一把冰冷的锥子,刺穿了韦富最后一丝侥幸,他能从这两句话当中听出元首的不满。

而上一个让元首不满的群体就是大明的士绅,元首评价士绅只顾兼并土地、不顾百姓死活,于国无益,是天下之大害,要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当中。

最终元首费了10年时间,扫荡了整个天下的士绅,如今大明士绅已经南洋的雨林里开荒呢!

一股寒意从韦富的脊梁骨窜上来。难道元首已经对他们这些“唯利是图”的海商不满了

下一个要被“整顿”的,会不会就是他们

他仿佛已经看到无数官差前来查封商行、抄没家产的情景,脸色顿时变得惨白。

罗汝才也听出了话里的分量,知道此事绝无转圜余地。他咬了咬牙道:“罢了!既然是元首的令,那就是王法!这税我们交!”

可是百分之三十五的现银关税,数额实在太巨大,许多海商一时根本拿不出那么多流动资金。最终,大部分人只能选择先将一部分宝石珍珠,以“保税仓货物”的形式,抵押给市舶司,挂到松江期货交易市场上去售卖,约定卖得银钱后,优先抵扣税款。

然而,天竺的宝石,香料顶级的布出现在松江湖的期货交易市场,立刻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

整个松江府的商界都被震动了!人们蜂拥而至,争相目睹那些来自神秘天竺的宝石,香料和布,这不是不是因为这些货物珍贵,南洋西域也有各种宝石。

而是因为罗汝才他们打通了前往天竺的商路,天竺几千年来就是富裕之地,一片蓝海再次出现在所有的海商面前,这对海贸利益不断下降,需要找寻新的利润点的他们来说太重要。

于是天竺的消息像野火一样从松江蔓延到苏州、杭州、金陵,进而席卷整个民朝。

“听说了吗有商队找到天竺。”

“天竺!就是唐僧取经的那个西天佛国遍地黄金宝石”

“据说天竺人口和面积都与我民朝相当,富裕程度更是远远超过了南中南洋各国,一匹丝绸去了天竺能翻十几倍的利润。”

一时间,“天竺”成为了江南所有商人、士绅甚至平民百姓口中最热门的词汇。罗汝才、韦富等人的名字也伴随着这场财富传奇响彻大江南北。

虽然被课以重税,但他们带回的天竺货物引发了整个民朝的热潮,西天竺商社的名号,一炮而红。

大同历十五年(公元1639年)9月16日,金陵郊外。

就在整个松江府乃至江南的商界都为“天竺热”而沸腾,无数商人筹措资金、雇佣水手,梦想着驶向那片传说中遍布宝石与香料的土地时。

南直隶的三位核心大员巡抚李岩、按察使顾炎武,南直隶都护府都督朱猛,却在金陵郊外的一处实验田埂上。

与港口城市的浮躁狂热截然不同,这里的田野一片宁静祥和。时近初秋,稻田里金浪翻滚,饱满的稻穗压弯了禾秆,在微风中发出令人愉悦的“沙沙”声响,空气中弥漫着稻谷特有的清香。放眼望去,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

李岩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的舒畅笑容。他蹲下身,仔细捻开一株稻穗,看着那密实饱满的谷粒,赞叹道:“宁人兄,朱兄,你们看这稻穗的成色和密度。依我看,若无意外,此田亩产超过600斤,若再加上早稻一季,这片试验田的年亩产,怕是要突破1000斤大关了!”

顾炎武笑道:“这一亩地,前前后后怕是有几十斤的鸟粪石,若是再没有这般产量,可真对不起元首府大价钱从万里之外运回这些鸟粪石的苦心了。”

鸟粪石这价格不低,百斤大概是50文钱左右,这个价格已经不能再低了,再低的话就没有海上愿意带这种货物了。

而且即便是现在这种低价,也是因为大部分海商把鸟粪石作为压仓底的货物,属于顺带的货物,专门挖鸟粪石的商队,只有大同社的船队会在福建沿海这样干。

朱猛看着这些金黄色的稻谷,索性将袖子道:“与其在这里猜来猜去,咱们这就亲自量出一亩地,割了它,打出来多少谷子,那才是最实在的数字!”

李岩与顾炎武相视一笑,都觉得此议大妙,他们让随行的官吏用测绳量出三块一亩见方的田地,而后从农户借来镰刀,躬身便开始收割。

三人干起活来却毫不含糊,尤其是朱猛,田地打了几十年的交道。不多时,三块试验田的稻子便被收割完毕,捆扎好堆放在田埂上,随即用脚踏式脱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诗酒江湖:开局李白叫我亲兄弟 一道檄文,我成了女皇裙下臣! 警报!赘婿出山! 特工穿成小农女:战神王爷追妻忙 婚内不同房?你当本世子舔狗呀? 混世宇宙大将军 重生明末再造华夏 讨孙平叛传 燕王殿下!你啥时候造反呀? 薄情帝王火葬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