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然响起!大同战舰侧舷密密麻麻的炮窗喷吐出连绵不绝的橘红色火焰,浓密的硝烟瞬间瀰漫开来,遮蔽了半边天空。
相比於明军水师船上零星响起的、射程有限的佛郎机炮和碗口,大同海军的齐射宛如一场钢铁风暴!
轰!轰!轰!轰!
冲天的水柱在明军前锋船队周围不断炸起,如同死亡之在海面瞬间绽放。沉重的实心炮弹轻易撕裂了那些商船、渔船改造战船脆弱的船壳。一艘装满火油的小火船被直接命中,轰然炸成一团巨大的火球,碎片和燃烧的油脂四散飞溅,点燃了附近两艘同伴!
更多的链弹呼啸著飞向明军大型福船,专门设计的弹体在空中旋转分离,带著铁链狠狠扫向桅杆和帆索!粗壮的硬帆梳杆在令人牙酸的断裂声中轰然倒塌,巨大的风帆如同断翅的巨鸟般覆盖在申板上,引起一片混乱和惨叫。失去动力的福船瞬间成了漂浮的棺材。
吴三桂寄予厚望的火攻战术,连大同舰队的边都没摸到,就在对方精准而猛烈的远程炮火下,
化作了海面上漂浮的碎片和燃烧的残骸。二十五艘精心准备的火攻小船,连同其上的敢死队员,在短短半时辰內,尽数葬身大海。
火攻战术的彻底失败,如同当头一棒,砸得吴三桂有些发懵。但更让他心惊胆战的是接下来的景象。
失去了火船掩护和前锋牵制,大同舰队如同解开了锁的猛虎,开始主动前压,追击那些失去指挥或行动迟缓的明军主力战船。
陈诚的战术极其清晰,利用己方战舰流线型设计、採用软帆带来的卓越航速和机动性,以及舰炮射程远、威力大的绝对优势,在广阔的海面上展开了一场残酷的“放风箏”式猎杀。
根本不给大明海军靠近的机会,明军水师的弱点在追击战中暴露无遗,船体脆弱,大部分由商船、渔船改造,船板薄,结构强度低。大同战舰的炮弹轻易就能將其洞穿甚至撕裂。
二就是適航性差,大量平底沙船设计初衷是便於近岸和內河航行,在开阔外海抗风浪能力极差,顛簸剧烈,严重影响火炮瞄准和人员行动,
三是机动笨拙,中式硬帆转向极其不便,在需要频繁调整航向的海战中,显得异常笨拙迟缓,
在大同舰队灵活的穿插包抄下,如同海面上缓慢爬行的乌龟。
最重要的是火力贫弱,装备的火炮数量少,还有部分还是虎尊,150多艘战舰,火炮却只有不到300门,射程近、威力小,根本无法对坚固的大同战舰构成实质性威胁。
而大同海军虽然只有23艘战舰,但整支舰队拥有700余门火炮,不管是射程还是威力都远远超过了远远超出了大明水师。
“轰轰轰!”在装甲厚度,火炮的数量和威力,战舰的机动性,大同海军全面胜过福建水师,
在这样碾压的差距下,战场上呈现出大同战舰追著福建水师打的状態。
交战仅仅半日,澎湖外海已然化作一片修罗场。海面上漂浮著大量明军战船的碎片、断裂的桅杆、倾覆的船体以及挣扎呼救的落水土兵。
被链弹打断梳杆、瘫痪在海面上的明军战船越来越多,如同待宰的羔羊,被后续赶上的大同战舰从容地用炮火点名摧毁。
反观大同舰队,凭藉著坚固的船体、优越的防护和精准的指挥规避,竞无一艘战舰被击沉,只有几艘外围护卫舰受了些轻伤。
站在“靖海”號上的吴三桂,脸色已从最初的轻狂变成了惨白。他眼睁睁看著自己庞大的船队被对方区区二十三艘战舰像砍瓜切菜般击沉、打残、俘虏。震耳欲聋的炮声、此起彼伏的爆炸声、
部下绝望的呼喊声,匯成一股巨大的恐惧洪流,彻底衝垮了他的斗志。
根本打不过,大同军不但陆上厉害,到了海上更加厉害,此时他想要战胜大同军的想法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想著该如何保命。
於是他发的了关寧军赖以成名的“技能”之一一保存实力,关键时刻脚底抹油。
“命令船队分散逃命,转舵,升满帆!向泉州方向撤退!快!”吴三桂声嘶力竭地对著舵手和帆缆长吼道。
“靖海”號这艘相对较大的福船,在船长的拼命催促和水手们的恐慌操作下,笨拙地开始转向,试图脱离战场。
吴三桂下的分散逃离的命令,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本就士气濒临崩溃的福建水师瞬间彻底瓦解!倖存的、还能动的明军战船再也不顾什么阵型、命令,如同炸窝的马蜂,四散奔逃。
“想跑”陈诚嘴角泛起冷酷的笑意道:“传令!分三路追击!主力舰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