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363章 ,用价值观代体系代替宗藩体系

第363章 ,用价值观代体系代替宗藩体系(2 / 4)

在庆祝会上欢呼雀跃,当初女真人肆虐直隶的时候,他们也是胆战心惊。

明朝的勤王大军,也把他们的村子祸害了一遍,可以说这些村民既仇恨明军,又痛恨在辽东的韃子。

现在好了,朝廷被大同社覆灭,那些祸害他们的明军被元首审判,该枪毙的枪毙,该关押的关押。现在辽东的女真人也被灭了,对农户来说,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

石头突然询问道:“据说元首想要迁移中原的百姓去辽东,一户给100亩土地,大家有想去的吗”

他的话引起了民夫们的热议。“辽东太远了,还有蛮子,只怕不安全吧。”一个村民担忧地说道。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恐惧和犹豫。

其实这个话题已经不是今年才开始流传,去年他们在工地当差的时候,就已经有流传这事情,只是当时女真韃子还没覆灭,大家都不敢去,今年討论的热度明显更高。

而且还有管事对他们科普,说辽东的都是黑土地,比中原最肥沃的水浇地都要肥沃。

最开始农户是不相信,辽东这样的蛮荒之地,女真人都是打猎,这样的土地能有多肥沃

管事马上道:“哪怕是最上等的土地耕作长久也要休养一段时间,中原的土地我们老祖宗耕作了几千年,再肥沃能肥沃到哪里去”

“辽东的土地就不一样了,那些野人根本不懂种地,从古到今积累的肥力还在那土地当中,那土地自然肥沃了。”

工地上的农户一想,还真是这个理,中原的土地种了几千年,肥力肯定下降,野人又不懂种地,那几千年来积累的肥力肯定都在土地当中。

管事继续道:“俺听人家说在辽东插根筷子也能长成树,还有什么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哪怕是打猎也能养活一家人,现在辽东没有战事,先去辽东的人就能占到最肥沃的土地。”

就是因为这些故事的流传,农户们对辽东也有一丝嚮往,逐渐形成了討论辽东的风潮。

石头道:“金国都被我们灭了,哪里还有什么不安全的,关键是这次可以分100亩土地,据说辽东也不像中原这里动不动就是旱灾,蝗灾,虽然偏僻了一点,冷了一点,但这一年的收成就是上百石,民朝收税低,一年能得七十石粮食,当年俺们村的地主胡有才一年也不过就能赚这么点粮食,去了辽东俺也可以当地主了。”

听了石头的话,又有不少人心动了。100亩土地对农户的诱惑太大了,只要分得了这么多土地,他们也可以过上以前地主家的日子。有头牛,娶个媳妇,生几个娃,然后在这100亩土地上耕作,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这对普通农户来说就是一生最高的理想。

其实石头是想去辽东的。中原虽然分了地,但他们村的人口太多了,一户只分了二十亩地。本来这些地没有地租,只交三成税,足够养活一家老小了。但偏偏这两年中原旱灾、蝗灾不断,粮食收成不尽人意。石头一家虽然不至於饿死,但也的確处於吃不饱饭的状態。

他正是最能吃的年纪,饿肚子的感觉实在不好受。所以当他听到在辽东可以分100亩土地的时候,就有了移民到辽东的想法。当然,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他內心也有些害怕,所以想动员更多的乡亲和他一起去辽东。

一直没开口的老刀叔沉思了片刻,缓缓说道:“俺也准备报名去辽东,俺有两个娃,现在分的地还能养活他们,但等俺两个娃长大了,只怕他们又会和以前一样,连个饱饭都难以吃到,去了辽东,哪怕后面分家,他们一人也能分到50亩土地,一辈子也就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老刀叔的话让那些家里有两三个娃,尤其是男娃的农户们心动了。他们觉得去辽东才是保住以后家族几十年吃饭的大事。

一时间,他们议论的话题反而变成了,辽东有没有这么多土地以及如何在辽东扎根的事情。民夫们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討论著100亩土地该种哪些粮食如何合理的耕作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对辽东的憧憬和期待。

黄河工地,总指挥部。

李文兵在今日赶到了黄河工地,探马只是带来了辽东战胜的捷报,他则亲自带来了此次辽东大战的详细经过,和大同社高层对辽东接下来安排的意见。

徐晨道:“三大都护府的確没有必要,把辽西都护府合併到辽东都护府当中,命令警卫师,火炮师回京,任命孙可旺为新的辽东都护府都督,都护府的编制暂定两个师。”

“朝鲜都护府继续保留,都督仍是张献忠,命令他上报500名优秀的朝鲜军官,送到京城来培训,让他用这些学员组建大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元妻 妻主她如此多情(女尊) 大明杀神:开局砍翻北疆鞑子 大唐:挨骂就变强,气哭李世民 俯仰人间二十春 每日一卦,我搜山打猎粮满仓 我是龙傲天他惨死的爹[穿书] 我在秦时做丞相 贞观无太子 镇御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