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巨型的水塔,它就像一个巨人,稳稳地矗立在那里。
水塔旁边,是一小段高架水渠,如同一条蜿蜒的巨龙。几台蒸汽抽水机在一旁“呼呼”地运转著,把小河当中的水抽向一个沉淀池。
而另外几个抽水机將经过沉淀的河水,源源不断地抽到水塔当中。
水塔中的水通过管道连接,形成了一个有几十个水龙头和几十个淋浴棚的洗漱之地。这个洗漱之地,就像是工地里的一片“绿洲”。白天,农户们可以在这里简单地清洗身体,洗去身上的疲惫和尘土;傍晚,每个农夫还能有一次两分钟的洗漱时间,清洗身上的泥土,那两分钟对他们来说,就像是奢侈的享受。
农户们来到洗漱地,纷纷打开水龙头。“哗哗”从清澈的水从水龙头里喷涌而出。
他们將自己沾满泥土的手伸进水里,泥土在水流的冲刷下,渐渐脱落,隨著水流流走。
有的农户还把搭在肩膀上的毛巾放进水里,用力地搓洗著,毛巾上的污渍被一点点洗净,重新变得乾净起来。还有的农户实在是酷热难耐,直接用凉水浇在自己身上,那清凉的感觉瞬间传遍全身,让他们忍不住发出畅快的叫声。
这时,一个青年农夫口渴难耐,他摇了摇自己的水壶,发现一滴水也没有了,看到这些水看起来还算乾净,此时喉咙像是著了火一般,顾不上那么多,直接大口喝了下去。
他的举动马上被旁边的农户发现了,一位年长的农户瞪大了眼睛,连忙伸手阻止道:“命都不要了,这都是从河道里抽的水,没被烧开不乾净,去年我们这边可是闹鼠疫呢,你这样喝水沾染了瘟疫,你死不要紧,可不要拖累大家。”
旁边的农户们也纷纷附和:“是呀,是呀!元首已经三令五申地告诉我们了,不允许喝生水。”
“要喝也要去停水棚那里去喝啊,那里有元首准备的凉茶。”
青年农夫看到自己犯了眾怒,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他赶紧低下头,连连道歉道:“俺知道错了,俺知道错了。”
其实,经过沉淀,这些水质看起来还算清澈。前段时间,他们也这样喝过生水,那时候並没有几个人会反对。毕竟他们从小到大都是喝这样的河水长大,在他们的观念里,並没有觉得喝生水有什么问题,反而觉得元首太小题大做了。
然而,6月之后,瘟疫的消息如同乌云一般笼罩在大家心头。工地里的农户们通过大同报,能够比较快捷地了解到山西瘟疫的情况。大同报上,一篇篇关於瘟疫的报导触目惊心,那一条条鲜活的人命消逝,就像是一声声警钟,在他们耳边不断敲响。
大同社更是派遣大夫到工地,上了好几趟卫生安全课。大夫们拿著书本,在简陋的工棚里,认真地给农户们普及瘟疫传播的机制原理和防治的方法。他们用生动的比喻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农户们明白了喝生水的危害。
並且,大同社还给每个工匠发放了水壶,让大家喝水壶当中烧开来的水。从那以后,喝生水的习惯才逐渐减少,並且开始遭到眾人的谴责。
没多久,一辆辆餐车在一群妇女的簇拥下缓缓驶向工地。这些妇女们穿著朴素但乾净的粗布衣裳,脸上带著质朴的笑容,她们费力地推著餐车,车轮在尘土飞扬的地面上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
餐车一到,原本还在忙碌的农户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准备打饭。送饭来的妇孺扯著嗓子大声说道:“今天的汤是海带蛋汤,又营养又美味,大家可以多喝一点,这汤不限量,喝完为止!”那声音清脆响亮,在工地的上空迴荡。
“好!”农户们纷纷回应,声音中满是喜悦。
这些在工地上劳作的农户,家里都遭遇了灾荒,田地几乎颗粒无收,救都难救。这个时候抗旱会让他们来到黄河工地,大家只是抱著能活下去的渺茫希望。
可谁能想到,在这里吃饭不仅管饱,饭菜的质量比家里还好,而且每天还能攒下2升粮食带回家养活家人,这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
打完饭后,农户们各自找了个阴凉的棚子,和同村的人聚在一起。棚子是用简单的竹竿和草蓆搭建而成的,虽然简陋,但能遮挡住炽热的阳光,也是他们午休的场所。
刚刚那个因为口渴难耐喝了生水的青年,名叫石头,此时他看著手中的饭菜,脸上满是欢喜,大声说道:“又是俺最喜欢的咸鱼干!”
工地上的活都是重体力活,农户们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鱼肉能补充能量,食盐能补充体力,所以咸鱼干成了他们最喜欢的菜餚。
在家里,他们一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