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322章 ,关中再成天府之国

第322章 ,关中再成天府之国(2 / 4)

士,还是中原的百姓,都被高强度的劳动折磨得精疲力竭。

但种子种下去了却不是賑灾的结束,后续还有修筑房屋、挖水渠等任务,但贺六的话提醒了徐晨,他看了看四周的战士,做事的动作显得有些迟缓,大家的疲惫已经到达极限了,他当机立断,决定给所有人放假7天,让大家恢復士气和精力。

放假消息传开后,整个营地都爆发出欢呼声,大家就像久旱逢甘霖的庄稼,脸上重新焕发出光彩。

第二天,营地上集结的號声没有像往常一样按时响起,直到接近午时才吹响。大家慢悠悠地起床,喊完一阵口號之后,就准备吃午饭,伙食十分丰盛,不但有香气扑鼻的咸鱼干,还有热气腾腾的蛋汤,大家狼吞虎咽地吃著,脸上洋溢著满足的笑容。

吃完午饭之后,眾人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休息。

“树上的鸟儿成双~~~。”

“书房门前一枝梅,树上鸟儿对打对。喜鹊满树喳喳叫,向你梁兄报喜来~~。”

各种戏曲的声音在各个营地当中传出来,那些会唱《天仙配》《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人成了大家眼中的“民间艺术家”,他们的曲调,让大家暂时忘却了疲劳。

徐晨察觉这幕,让人从洛阳城调戏曲团和戏班,说书先生来到营地唱戏,丰富大家的娱乐生活,缓解眾人的疲劳。

而徐晨也露了一手自己的拿手绝活,他给第二师士兵讲了一段《大明1566》的评书。他自然做不到像说书先生那样抑扬顿挫,时而慷慨激昂,但这全新的故事,依旧让士兵们依旧听得如痴如醉,为故事里的忠诚担忧,对严松等奸臣义愤填膺,对家境这样的昏君痛恨。

看到这些士兵的表情,徐晨忽然意识到,这个世界还缺少一些鲁迅,解体封建思想不能停,搬运工的事业不能停。

7月26日,关中新一批补给到达,跟著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关中抗旱会的精英,高俊,土根,高烈等人。

徐晨首先询问了他们关中夏收的情况。

土根笑著匯报导:“今年虽然关中有点旱,但俺们农场早就修好了水渠,又有抽水机,旱灾基本上没影响农场的夏收,俺们农村今年麦子亩產普遍有一石二,光俺们一家农场就调了3万石粮食来中原。”

高俊高傲道:“俺们张家滩农场这次不但没有受到旱灾的影响,农场还增產了五成,不算土豆,红薯这些杂粮,麦子的亩產普遍有一石五,我们还有一家养猪场,里面大大小小有800头猪,围了5个山头来养鸡,鸡鸭,家禽的数量超过了10万。”

而后他激动道:“都督您送来的鸟粪石那可真是宝贝,把这玩意磨成粉撒在地里,庄稼长得快,长得壮,俺们农场试验了五十亩地,都有400多斤的產能,俺也是种了几十年粮食的好手了,从没见过这么壮的麦子,就是数量太少了。”

鸟粪石的事情也是有喜有忧,孔有德他们在辽东的海岛没有找到什么鸟粪石,反而是赵云飞他们在扬州府的海岛找到一些,但这些鸟粪石对於一个县,一府可以充裕,但对於占据半个北方的大同社来说数量就太稀少不说,而鸟粪石丰富的岛屿都在南方,想要大规模使用鸟粪石,反而先要想办法占据南洋,徐晨也只能放弃用鸟粪石增產的计划,而是每个县多送了一些鸟粪石给大同社下属的农场,让他们先適应,知道有这种肥料。

而后徐晨又询问了其他农村管事,询问他们麦子,高粱,粟米,玉米,土豆,红薯的產能。

这些人带来的消息都不差,今年关中的粮食產能不但没受旱灾的影响,反而是这些年修的水利设施开始初见成效,扛住了这次旱灾,尤其是大规模普及蒸汽抽水机,这些农场的农田大用水量大部分都达到了水浇地的水量,农场的粮食普遍增產生五成以上。

从关中送来的夏收粮食数据,整个关中小麦的亩產终於回到了一石以上,加上河套粮食,关中夏粮增產的粮食超过了五百万石,这些粮食输入到中原灾区,关中行省成为了大同社最大的底气,关中官员骄傲匯报导:“预计秋收可增產上千万石粮食(包括土豆,红薯这些杂粮。)可供养中原的灾民,在我大同社的努力下,关中再成天府之国。”

关中破败了上千年,在大同社的几年治理下,再一次成为了天下的粮仓,这成为了他们最骄傲的政绩。

但就是生產的这个数字太过於庞大,以至於徐晨有点怀疑,担心关中的官员好大喜功,胡乱增加粮食產能,但问高俊等人之后徐晨鬆口气。

陕西行省官员匯报的粮食產能可信度比较高,没有太过於夸大,这是修水利设施,推广土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穿成猎户极品妻,别人饿肚我炫肉 我是妖魔的心上人 大清盐霜 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争得门楣扬 饥荒年:我无限换粮,草芥称王 长央 史上最强家丁 福晋崛起 被休后,每日情报助我熬过荒年 穿成龙傲天的咸鱼青梅[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