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小说,
九成都是在这个时期创作出来的,即便经过了满清文字狱的摧残,依然能看出当时小说创作的繁荣景象。而发达的小说市场又进一步推动了印刷行业的发展。在南京城,既有价格昂贵的雕版印刷,
也有质量差但价格便宜的活字印刷,甚至还有一个专门的印刷市坊。
高登掌握著蜡印法,再加上在长安城积累的印刷经验,很快就在南京城的印刷行业站稳了脚跟。他开了这家小的印刷厂,主要印刷纸张低廉、价格也低廉的盗版小说,同时兼顾发行重民报。
不过,他已经不再涉及政治领域,报纸的內容主要是今年发生的奇闻异事、当地的物价情况、宣传一定的卫生知识,还会刊登一些小说。
工匠们吃饱喝足后,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高登是在准备新一期的重民报,现在的重民报10天刊登一期,各种奇闻异事,小说,gg占据了绝大多数的版面,所以他一个人也能完成。
但没多久一个声音就从院外传来:“老高,我又来看你了。”
没多久一个身材富態,锦袍裘服富商就走进来,他是这里的常客,工匠看到他来也是笑脸招呼道:“韦东家,您来啦。”
这个被工匠称之为韦东家的人就是韦富,他当初经歷九死一生,逃到了江南,他这一支分的那些財產,也被这一路上的地头蛇,贪官污吏收刮的差不多了。
好在他有个举人身份,好歹命是保住命,后面他来到南京城之后,就开了一家小的纺织厂,现在不说是大富大贵,但也能勉强维持住体面的生活。
高登在南京开办第一期重民报,他就意识到有老熟人在南京城,
而后一路打听就找到了高登,虽然两人在长安城的时候相互不对付,但韦富这一路上见识到人心的险恶,吃遍了苦楚,对自己当年在长安城紈綺的举动反而有几分怀念了,他找到高登之后表示希望和好,他们两个长安人应该在这南京城中相互扶持。
但高登却不欢迎韦富,他可没忘记自己的亲人是如何遭遇毒手的。
当然他的仇,大同社帮助自己报了,他也没有想找韦富这个紈子弟报仇的想法,但对韦家人他也不会有什么好脸色。
韦富走进了高登的办公室,却是一脸忧愁道:“老高,现在我等该怎么办大同社都快打到江南来了,他们只怕不会放过我家。”
这几个月他吃,吃不好,睡,睡不著,体重都一下掉了10斤,他是生怕大同社再次打过长江,
尤其是他听说大同社在江北直接吊死了5000多人,更是整宿整宿的做噩梦,经常梦到自己被吊死,
韦富现在把自己的全部家產都带在身上,稍有风吹草动他就马上就跑,整个人都跟著了魔一般。
高登冷哼道:“大同社打过长江,你这种缺德的货迟早是被吊死的。”
在高登看来韦富是死性不改,他来南京城开了一个纺织厂,但为了降低成本,他招募的都是那种活不下去的流民,骗那些人签奴隶契约,一点工钱都不给人家。
韦富苦笑道:“某也不想,人家都用奴僕我不用,这布还能卖的出去吗,而且我们都是外来人,怎么敢坏本地的规矩,这不是要得罪人了,到时候某在这南京城都混不下去。”
市场竞爭下,成本越低,纺织厂越能活下去,隨著北方战乱,天灾不断,大量的人口难逃,江南的作坊主现在连僱人都不愿意,最喜欢的就是雇那些流民签奴僕契约,这样的话除了吃喝之外,
一文工钱都不用付,这种模式一展开,几年时间,就把江南其他顾工的作坊打的落流水,江南的奴隶作坊也变得越来越多,甚至形成了一股风潮。
高登用手指戳了戳他肚子上的肥油道:“你既然已经吃了百姓的民脂民膏,就不要怪百姓把你吊死。你自己选择的路,自己走到底。”
高登也忍不住嘆,南京城虽然繁华,却不是人间天堂,这里只是官员的天堂,富商的天堂,对普通百姓来说,南京城和大明其他的地方没有两样,他们一样要在当地的士绅压榨下,过著如同牛马一般的生活。
在南京城中生活的越久越能发现,这江南不过是外表穿著华丽丝绸衣服,內在却是一具枯骨的白骨精,他一直在吞噬人命精血以此来维持她表面的繁华。
他也是探查过南京附近的奴隶作坊,那些工匠日夜操劳,整个人身体都扭曲变形了,活生生的一个人,硬生生的折磨的像个妖魔一般,根据他的统计,进入这些作坊的奴僕,一般情况下活不过5年,而这两年尤其严重,大量的流民涌入,让那些作坊主更加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