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政会,甚至还下旨以后朝廷的政务,由內阁首辅总理朝政,不再需要司礼监批红。
这让他们喜出望外了,这场火灾也不是没有好处,终於让天子想通了,治理天下还要靠他们这些士绅,这么多年了,大明的相权终於回来了。
交泰殿。
崇禎用纱布绷著脸,声音沙哑带著一丝疲惫对著杨鹤道:“爱卿,满朝臣子皆辜负皇恩,只有贺爱卿是朕辜负了他,要不是朕刚自用,也不至於让贺爱卿陷入险境,大明的局势也不至於如此混乱。”
杨鹤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的確是对崇禎皇帝失望,但他也怎么也想不到自已的这些同僚敢做出谋害天子之事,他的三观都受到了极大的衝击了,这些年朝廷的党政越来越激烈,下限也越来越低,却没想到现在已经低到连天子都敢谋害了,他的这些同僚和造反徐晨有什么区別
杨鹤甚至觉得自己的那些老友更加卑劣,徐晨想造反,他正大光明的说了出来,也是按自己说的话去做的。
哪怕双方是敌对的关係,杨鹤也承认徐晨是天下一等一的英杰,他做的事情並不是为了自家的私利,是真想改变这个动乱的天下,
反而是他的这些老朋友,一个个躲在暗地里蝇营狗苟,用这种卑劣的手段来夺取权,
他们有何的面目標榜自己为正义。
自喻君子的东林党用小人的手段来夺权,反而是徐晨这个叛逆用君子的方法来夺取天下,大明的天下终究是礼崩乐坏了。
杨鹤在发呆,崇禎並没有在意,而是继续缓慢道:“朕已经没办法去救贺爱卿了,救援之事只能拜託爱卿你了,朕会任命你为宣大,大同总督,神枢营也交给爱卿统领,朕还会给满贵和马世龙下旨,让他们听从爱卿的命令,只是他们还认不认圣旨,朕就没办法保证了。”
“陛下!”杨鹤对著崇禎泪流满面的行了一个大礼,不知道感激崇禎还想著贺函,还是对自己的老友失望,又或者对自己坚持了几十年信念崩溃的绝望。
以前的大明王朝再也回不来了,往后的天下就是礼崩乐坏,兵强马壮者为王的时代了杨鹤少年是经歷了张居正改革的盛世时代,但他万万想不到自己在暮年会见到大明彻底崩坏。
內阁公署。
此刻的周延儒感觉极其奇妙,自从几日前的那场火灾之后,天子彻底放权了,连朝政大事都不怎么管了,地方上的奏摺通通交给了他们內阁,说由他们处理就可以,而他们批覆的奏摺天子一件都没反应。
他这个內阁首辅的权利变得前所未有的大,自己一言可决天下事的,让他前所未有的畅快。
“这就是宰相的权利吗!”周延儒压抑內心激动道。
兵部尚书黄世俊皱眉头道:“祖大寿的两万骑兵怎么办,不能让他们一直滯留在京师之下,要不让祖大寿回辽东”
侯恂道:“我等了还没完全胜利,紫禁城还有新军在,这支军队是我们手中最有力的武器,给祖大寿左军都督之位,大军编练京营当中。”
黄世俊道:“天子派遣杨鹤去救援贺函了,这也是个隱患。”
侯恂笑道:“这时候天子手中的军队越少对我等越安全,且不说皇太极10万兵马把贺涵的大军团团包围,杨鹤没有本事救援贺函,即便真救出来了,我等安排贺涵为辽东总兵,让他和女真人继续斗,只要他不在天子身边,贺涵和他的新军就会成为大明手中最强大的利器。”
周延儒点头道:“若谷所言有理,我等要转变对贺涵的態度,只要他不在京师,他在辽东愿清多少田,就清多少田,现在我等最关键要做的事,就是要召集天下的士绅入京,
大家共商国事,这乱糟糟的天下也该整顿一番。”
他现在大权独揽,堪比开国时期的宰相,自然不愿意看到大明的天下如此乱糟糟了。
黄世俊道:“中原各路大军军餉的问题如何解决,朝廷不能继续再拖下去了。”
周延儒眉头紧皱,以前这个麻烦他们可以甩给天子,但现在天子放权了,这个麻烦就是他们的了。
他想了想道:“那些盐商不是准备了500万两银子,让他们交出来给朝廷应急。”
户部尚书王永光著急道:“500万两也不够,而且现在北方旱灾,最缺的是粮食。”
面对大明朝最急切的两大难题,朝廷亏空他们要从什么地方弄钱填补朝廷的亏空,
二就是如何抗击旱灾,賑济北方的灾民。
先前他们忙著和崇禎內斗,这些问题他们都可以甩给天子,但现在不行了,大明所有的烂摊子矛盾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