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253章 ,组织力的极限与天灾连连

第253章 ,组织力的极限与天灾连连(2 / 3)

著烈日继续铲土的时候,一个信使却骑著战马衝进了这片工地,他找到徐晨著急匯报导:“都督延安府出现蝗灾,刘执政请您立刻回长安。”

徐晨脸色大变,当即赶回长安城回到都督府。

而此时刘永等人已经齐聚会议室,看到徐晨来刘永马上匯报导:“都督,延安府来报,其治下大部分州县都出现蝗虫的影子,我等已经命令关中各州县,去探查野地蝗虫的数量,让他们及时匯报。”

徐晨道:“久旱必蝗,现在延安府都出现蝗虫了,关中其他地区只怕也有蝗虫的踪影,只是大家没有重视。”

他这段时间回忆了有关崇禎年间的资料,才发现崇禎年间真不是人待的,旱灾,蝗灾,洪灾,到个崇禎10年左右还要加个鼠疫,这是老天爷把人往死里逼的节奏啊。

这些资料让徐晨明白,在这个时代只要灾害露出一点苗头,那灾害就必然会发生,而且也只有大灾和超大灾之间的选择。想要一场波及县府的小灾害,那是想都不要想。

“我等要做好最坏的打算,通知各州县令,把蝗灾的情报告诉他们,命令他们只要查询到蝗虫的踪影立刻扑杀蝗虫,命令各县以一斤蝗虫干两文钱的价格,无限量的收购蝗虫。”

刘永皱眉头道:“都督,自从3月都督府开启抗旱灾之后,都督府每个月的开销都翻了一倍,5月份的开销更超过了300万了,都督府的钱粮已经不多了,要是无限量的收购蝗虫,我担心都督府开支会支撑不住。”

徐晨道:“发行都督府的债券,第一期定在1000万两,用这笔钱来收购蝗虫。”

两文钱一斤的蝗虫干,1000万两足够收购50亿斤,现在蝗虫还没有大范围的扩散与农户对钱財的渴望,足够把这些蝗虫杀的断子绝孙。

刘永皱眉头道:“数额如此巨大,我担心这些债券很难销售出去。”

徐晨道:“都督府债券不止在关中销售,山西,中原,江南,蜀中都可以销售,向著四地宣传,只要购买了都督府的债券,会得到大同社的保护,不在抄没的家產之列。以都督府现在的威势,我相信那些地主老財会想办法增加自己的统战价值的。”

朔方城,后套平原。

陈子龙头戴草帽,身穿麻布短衫,脚上穿著一双牛皮质的凉鞋,著一个木棍,看著奔腾的黄河水。

黄河在这里分成两条支流,一条贴看库布齐沙漠,是黄河的主千河道之一,另外一条分叉继续往北,直到遇到了阴山山脉才继续转向,然后在五原城附近,匯入黄河的主干河道,形成了独特的套上套地形。

但这种套上套的地形对水利灌溉来说就非常不利,黄河在这段流域,呈现的是南高北低的地形,所以黄河水主要流向的是靠北的河道,但这条河道一直贴著阴山流淌,修建水利设施利用效率极差。

相反从黄河南河道,就可以垂直修水渠,水流就会自动的由南向北流,形成自流渠,

只要建立好主干渠和支线渠,就能灌溉整个前套大部分的平原地区。

陈子龙对一旁的孙可望道:“黄河河道在这里,南线的流水少,北线的流水多,將军要到北线修筑一道水堰,学都江堰的做法,儘可能的截流黄河水去南线,增加前套平原的灌溉水量。”

孙可望看著黄河河道皱眉头道:“这可不是一个小工程。”

北线哪怕是枯水期,黄河支流的宽度也有1里左右,丰水期宽度增加四倍。

后世有一个著名的1万小时法则,说的就是任何人做一项工作,有1万个小时,就能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这个法则用在孙可望的时间更短,孙可望也可以算是一个水利专家。

高大壮被调回长安府之后,孙可望就成了镇北都护府將军。但他大部分的时间不是训练土兵做战爭准备。

而是带领士兵和农户,在这片广的平原上,修建水渠,开垦田地,两年多的时间,

虽然中间还有战爭干扰,但在前套这片广的大平原上,孙可望带著农户,士兵,牧民开垦出了上百万亩土地,种植了玉米,土豆,红薯,高粱,大豆等各种作物。

靠著一手青储饲料的技术,他在河套地区,新建了30多个固定的牧场,让游牧变成了定点放牧,技术带来的进步,极大的降低了乾旱,对草原畜牧业的影响。

现在朔方城每年可以向关中输入几十万石粮食,几万石羊毛和几万头牲口。

这里已经成为了大同社最重要的粮仓之一,但面对关中越来越严重的乾旱,河套地区已经成为了大同社最重要的粮仓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贞观无太子 俯仰人间二十春 我是龙傲天他惨死的爹[穿书] 元妻 逃荒种田:我的金手指是个垃圾桶 妻主她如此多情(女尊) 大明杀神:开局砍翻北疆鞑子 春风骤 兄友之妻 假扮臣妻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