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243章 ,蒸汽先声

第243章 ,蒸汽先声(2 / 3)

朱九,100两一个月的工钱,想都不敢想啊,哪怕是长安的大户人家也不敢说一年能赚上千两。

不过后面徐村要他们每个月生產上千台蒸汽机,朱九为难道:“不是俺老朱想坏都督的事情,实在是一个月生產1000台蒸汽机,这数量太大了,即便是累死俺们也弄不出来,

而且这台机器极其复杂,俺们都是边摸索边適应的,一般的学徒不摸索几个月,连打下手都不会。”

徐晨笑道:“这就是我叫你们制定標准零件的原因,只要这些零件可以標准,你们就不用自己一个个生產零部件,而是可以利用关中原有的作坊,今天都督就教你一套看家的本领,叫產业链管理。”

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2月26日。

徐晨领著自己打造好的蒸汽机,领著大同社的高层,在渭水河畔,让他们看看蒸汽机的效率。

刘永等人也非常好奇,都督放下政务,弄了一个冬天到底弄出了什么东西

这台蒸汽机的分量不低,大概有300来斤,为了可以移动它,在蒸汽机河道当中的水。

工匠们在旁边忙碌,徐光启好奇道:“这机器能抽水”

徐晨当即简单的说了一下蒸汽机和轴流泵的工作原理。

徐光启身为这个时代最顶级的科学家,一听就明白了这其中的原理。

他笑道:“都督倒是奇思妙想,居然用蒸汽的动力取代了风力水力,这倒是解决了风力水力不连续的问题。”

当然哪怕徐光启是这个时代最顶级的科学家,对於自己没有见识到的事物,依旧难以想像其对世界带来的改变,蒸汽机在他的眼中也就是一个加强版的水车,风车。

徐晨笑道:“更关键的是它效率高,一台这种蒸汽抽水机效率比得上几十颱风车水车,如果在各个水渠的关键节弄上这样几台的抽水机,能灌溉的土地就能增加十几倍,也有更多的地方能建设水渠来灌溉。”

徐晨小时候生活在乡下,道路两旁都是有像下水沟一样的水渠,在他的记忆当中,这些水渠平时都是乾枯的,但每当需要灌溉的时候,水渠里面就会灌满水,瞬间成为一条笔直的河道。

刘永道:“即便比风车高效几十倍,那也不值得都督您浪费三个月的时间,都督府有多少任务需要您来处理。”

徐晨道:“我们大同社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制度,如果缺了一个人就不能运转,那就说明我们制定的这套制度有问题。”

“嘟嘟嘟!”烧了半天的锅炉开始冒蒸汽,气缸也缓慢的转动起来,带动轴流泵转动,轴流泵的出水口最开始水流潺潺,但没过多久,出水的效率就提升好几倍,在经歷了不到一刻钟,水开始喷涌而出,很快就把河岸上的水渠给填满了。

刘永李文兵看到这场景惊讶无比,他没想到效率真有这么高,就这个出水量,一台这样的机器能浇灌上百亩的土地,更关键的是这玩意烧煤就能转,不像水车,风车都有局限系统,风没了,风车就不能转动,刚看了水车就是停摆的状態,而关中现在最不缺的就是煤炭了,去年他们挖出了30万万斤的煤炭。

刘永当即就在想,这些机器在能用在哪些地方,要是关中每个村都有几台这样的抽水机,粮食最起码能增加三成。

刘永笑道:“不愧是都督您弄三个月弄出来的机器,简直是粮食增產的神器,要是关中的田地上都布满了这种机器,像去年那种百年一遇的旱灾我们都不用怕。”

四周的人当即脸色大变,李文兵马上道:“呸,呸!你胡说些什么!”

刘永当即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露出抱歉的脸色。

不怪李文兵他们这么敏感,实在是这几年,关中已经被旱灾弄得千疮百孔,大家为了抗旱也是疲惫不堪。

大同社在关中建了几千里的水渠,竖立了上万座风车,水车。水库建了上百座,为了抗旱救灾投入了上千万两的银子。

但如此大的投入,却依旧不能阻止关中粮食的减產。连著6年乾旱,其中还有两年是百年一遇的旱灾,再坚韧的人也会变得敏感起来。

常五笑问道:“都督这样的一台抽水机价格是多少如果价格不高,我们抗旱会会动员村民购买,爭取每个村买一台。”

徐晨伸出一只手摊开道:“蒸汽机500两银子,配套的轴流泵还要另外加50两。”

常五当即脸色大变,500多两银子一台的机器,农户哪里用得起。

徐晨道:“都督府补贴七成,农户可以先使用抽水机,秋收之后用粮食来抵钱。”

为了稳定物价,关中的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长央 史上最强家丁 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争得门楣扬 穿成猎户极品妻,别人饿肚我炫肉 穿成龙傲天的咸鱼青梅[穿书] 饥荒年:我无限换粮,草芥称王 大清盐霜 被休后,每日情报助我熬过荒年 穿越饥荒年,带姐妹花横扫天下 我是妖魔的心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