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想抱大腿乌思藏使者与惊人的税收
崇禎三年(公元1630年)10月10日。
长安城晴空万里,秋风中带著丝丝凉意。此时,位於城中的公民议会会堂却热闹非凡,各方代表齐聚於此,一场影响西北的公民会议即將拉並惟幕。
这座会堂是都督府在半年前精心兴建的,其建筑风格独特,有点类似后世的歌剧院。
半弧形的结构设计巧妙,能够让声音更好地传播到每一个角落。座位呈扇形分布,由高到低,由多到少排列。整个会堂最多可以容纳上千人,此刻,虽然只有448人到场,仅仅坐了一小半的位置,但现场的气氛却格外热烈。
此次公民大会的代表构成十分复杂。每个府分配到32个代表名额,榆林、固原、寧夏、甘肃四镇也各派代表前来。此外,草原上的蒙古代表有64个名额。而在座位的后方,
还坐著来自准格尔汗国、叶尔羌汗国、哈萨克汗国的使者,以及匆匆赶来的乌思藏使者,
他们属於见证者。
乌思藏地区深受小冰河时期的影响,青稞產量锐减了一半,高原上的农业生產几乎陷入崩溃。丹津旺布望著荒芜的农田和飢肠辗的百姓,知道再不给他们找粮食,这些飢饿的百姓可能就要把它当粮食给吃了。
他决定向宗主国大明求援。然而,就在使者派出去没多久,大明西北忽然崛起了一股强大的势力一一大同军。这支军队犹如一颗耀眼的新星,一举鯨吞了整个大明四镇和大漠的林丹汗势力。其成长势头之凶猛,武力之强悍,迅速震惊了整个高原、西域和大漠的各方势力。
尤其是在这半年来,高原上的部落不断听闻大同社的种种善政和优厚待遇,纷纷选择投靠。人口的大量流失让丹津旺布心急如焚,他必须了解这个神秘的大同社。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於是他精心挑选了一位精明能干的使者踏上了前往长安城的道路。
乌思藏使者一路风餐露宿,终於来到了长安城。和其他的汗国使者交流一番之后,却让他心中涌起一股不妙的感觉。
两天前,大同社宣布成立西域商社,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引起了整个长安百姓追求財富的热情。但也在西域各汗国的恐慌,大同社这是要正大光明的插手西域事务,
这对西域各国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几年前的事情,当时大同社成立了北河套商社,而后不到三年时间,林丹汗的地盘就全部被大同社吞併了。如今,歷史似乎又要重演。
就在这时,乌思藏使者的目光落在了会场第一排的几个人身上。那是林丹汗的福普娜木钟、苏泰,以及他的儿子额哲、阿布奈。他们虽然坐在显眼的位置,看上去很受到大同社的重视。
但如果有选择的话,西域各国使者肯定不想自己也坐在那个位置上,他们现在是大同社的公民议员,但实际上不过是大同社的笼中鸟,为了安抚草原上牧民的摆设,
准格尔使者看到乌思藏使者的目光,凑过来小声说道:“额哲他们据说连传国玉璽都献出去了,结果大同社只给了他们一座宅院,10万两银子,还有北河套商社的股份,据说只有半成。这可是黄金家族的嫡系啊,就这么被打发了。”
“多少!!!”乌思藏使者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10万两银子在他看来只是小数目,但半成北河套商社的股份,那可就是一笔难以想像的財富了。
乌思藏使者在长安城虽然仅仅待了半个月,但他已经对北河套商社有所耳闻。这个商社富可敌国,总资產价值超过了5000万两,號称天下第一商社。半成股份,那就是250万两啊!
他的心中顿时燃起了一股贪婪的欲望,如果能帮高原弄到这笔財富,哪怕真把高原卖了,藏巴汗都要夸奖自己卖得好了。
他的內心开始激烈地思考起来,高原地域辽阔,不比大漠小多少。如果能与大同社合作建立一个高原商社,那该多好啊。他心想:“俺们也不要5000万两,能有个1000万两就满足了。反正这高原几百年来,抱了元朝的大腿,抱了明朝的大腿,再抱抱大同社的大腿也是可以的。”
然而,准格尔使者却恨铁不成钢地说道:“这是钱的事吗这是黄金家族的荣耀和尊严,大漠的统治权都被他们变卖了。”
准格尔汗国正处於兴盛时期,现任汗王巴图尔琿台是一位雄才大略、野心勃勃的君主。他望著地图上的西域和大漠,心中充满了征服的欲望。从成为汗王以来,他积极发展经济,加强军事力量,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