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才有一战之力。晚辈打算在天津卫编练新军,让这些土兵拥有土地,成为像太祖时期一样的土兵。天津卫只是一个开端,等天津卫的土地分完了,晚辈打算前往营州建立军户。”
孙承宗惊愣地问道:“你想復兴军户制度”
贺涵从怀中拿出一份《大同报》,递给孙承宗。孙承宗接过报纸,看到头版头条的报导,上面赫然写著:大同社已经在陕西清理出50万顷土地,並將这些土地均分给了100万农户,最多两年时间关中將会实现耕者有其田。
他不禁大为吃惊,强行均由这种事情,哪怕是在太祖时期也难以做到,而大同社却有如此强大的执行能力。
贺涵接著说道:“这100万户农户就是100万户军户,下一次大同社发动进攻,可能就不是10万人,而是百万大军。朝廷已经到了不得不改变的时候。”
听到这个数字,孙承宗內心沉甸甸的,甚至涌起一种面对末日的惶恐。他知道有田地的军户战斗力更强,他在辽东也想过恢復军田制度,只可惜了辽东將门,已经適应了家庭的制度,袁崇焕所谓的以辽土养辽兵,现实不过是养出来一个个大地主一般的辽东將门,辽东大军大部分还是靠著朝廷的財政支持,孙承宗一个人改变不了整个辽中的大势,他的想法也只能无疾而终了。
孙承宗看著贺函担忧道:“如今拥有大块土地的人,大多都在朝堂之上,围绕在天子身边。想要推行均田制,就如同撼树,又好似那移山的愚公,困难重重。”
贺涵严肃地说道:“此事再难,朝廷也要做,因为我们不做,辽东的女真人就会做,西北的大同贼寇也会做。等大同贼寇均由完成,就是朝廷覆灭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