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181章 ,大宋的幻影与基层抱怨

第181章 ,大宋的幻影与基层抱怨(2 / 3)

,一点也不在意什么与民爭利的事情。

而且大同社建立的那个期货交易市场,最开始就是为了方便大同社和民间的商品交易弄出来的交易所。这其实就是宋朝时期扑买制度的翻版,只不过大同社把这个制度扩张了,不仅允许官府对民间,也允许民间对民间,这倒是极大的方便了商贾之间的交易。现在整个山西、陕西都喜欢把自家的商铺设立在延安府,这里成为了整个北方最大的货物交易中心,肤施城能有如此繁华,期货交易市场至少有三分功劳。

大同社的財政制度也和大宋很相似。大同社不过占据了延安府、榆林府加上一个河套,治下的百姓不过100多万,但他们的收入却有几百万两。在搜刮財富方面,大同社和宋朝一模一样。他们通过各种商业活动和税收政策,积累了大量的財富。

最重要的是大同社对读书人的待遇也极其优渥。只要读过书,哪怕是童生、秀才,也能在大同社这里找到一份体面且相对优渥的差事。大明哪个县没有几百个穷书生

只是以大明朝这漏洞百出的税收体制,根本养活不了多少书生。在大明的北方,只有举人以上,才能过得相对体面一些,但大明的举人能有多少,了不起就是几千人。但秀才、童生是他们的几十上百倍。

而大同社就不一样了,在徐晨的指导下,大同社以推动生產力发展为核心,哪怕现在还处於手工业阶段,但对社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比封建时代多了十倍。光遍及整个大同社地盘的夫子就有八千人。

而且大同社官吏待遇同样优厚,读书人当吏员也可以升上去,收入相对丰厚,社会地位也高,还有各个国营作坊的事业编。从大同社建立到现在,吸纳了差不多2万读书人。

对姜让这种封建时代的官僚来说,这么多吃財政饭的人是难以想像的。这和宋朝的冗官何其相似。

所以哪怕是大同社强制均由,但在仕林当中他们的声誉却是毁誉参半的。

一方面,他们占据了道德高地,公开宣称要建立公天下,而建立公田本就是三皇五帝时期建立公天下的標誌之一。儒家吹三皇五帝、三代之治几千年了,这时候不好打自己的脸,最多说一下,他们手法太暴虐、太严苛了。

另一方面,大同社建立的制度也吸引了读书人。能考上举人的读书人能有几个,整个大明朝加起来可能满打满算就是两三千人。

但百倍的秀才童生他们也想过上体面的生活,这点大明朝是根本做不到,大同社反而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只占据两府之地,大同社就招募了2万读书人。

要是整个天下都被大同社占据了,他们读书人的好日子那就真降临了。所以仕林当中还有三分的期待,大明要是真完了被大同社接管也不差。

姜让和刘宗敏两人在街道上悠然漫步,没多久,两人就走到了一个热闹非凡的夜市酒馆。

酒馆外的条街道显然是进行了精心的硬化改造,平坦的水泥马路在路灯的照耀下泛著柔和的光。

人行横道被清晰地划分出来,两旁种植著高大的树木,枝叶繁茂,为行人提供了一片清凉的纳凉之地。

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专门的环卫工人在认真地打扫著街道,他们动作熟练而迅速,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当然这样的清洁也是有代价的,街道两旁的店面每月需要交100文的垃圾处理费,正是这笔费用保障了街道的整洁卫生。在这里,看不到各种污水横流,也没有垃圾堆积如山的景象,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

为了多拉客人,酒馆掌柜把桌椅板凳都搬到了道路旁。由於有明亮的路灯,外面反而比店內显得更加亮。

一个用木炭生著的烧烤炉子摆在一旁,熊熊的炭火映红了老板的脸。炉子上,牛肉串、羊肉串等各种烧烤在不断地翻滚著,老板手法嫻熟,一边翻动著烤肉,一边不断地添撒著胡椒、孜然等各种香料。一时间,牛肉和羊肉的香味,混合著胡椒的辛辣香气,瀰漫了整条街道,引得过往行人纷纷驻足,垂涎欲滴。

“兄长,这里!”李过眼尖,看到姜让和刘宗敏二人,兴奋地挥手叫道。而后,他又转身对烤肉店老板大声说道:“老板,上菜,再来三瓶果酒!”

“好嘞!”老板中气十足地回应道,手上的动作更加麻利了。

刘宗敏拉著身旁一位身材魁梧的男子坐下,笑著介绍道:“这是我婆娘的大哥,叫姜让。”

李过连忙起身,拱手行礼道:“见过姜大哥。”

姜让微微点点头,脸上带看一丝温和的笑意,算是打过招呼了。

刘宗敏环顾四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贞观无太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大明杀神:开局砍翻北疆鞑子 大唐:挨骂就变强,气哭李世民 俯仰人间二十春 我是龙傲天他惨死的爹[穿书] 镇御大明 每日一卦,我搜山打猎粮满仓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还和不和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