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社一共有6个旅的编,一个满编的主力旅,有5个步兵团,一个警卫营,一个骑兵营,一个炮兵营,一个辐重营,编制是7500人到8000人左右。
满编情况下大同军有五万士兵,这就差不多需要有5万条火枪,枪械製造厂的產能是足够大同军更新换代。
但大同社下一步战略是攻占关中,要对付固原,寧夏两镇十几万明军。
野战,大同军並不担心这些明军的战斗力,但整个陕西行省有95个州县,要是再把甘肃镇加上,总共有100多个州县,大同都督府最起码要动员10万二线的军事力量来占领这些地方。
而现在大同军库存的火枪不过只有3万条,远远满足不了战时的需求。
钱寧想了想道:“如果再增加五十台车床,增加200工匠,月產8000支火枪是能做到的。”
徐晨道:“购买装备和增加的预算,你去找刘永,火枪製造一定不能拖后腿。”
钱寧点头道:“遵命!”
参观完火枪製造作坊厂,徐晨他们又来到了火炮製造作坊。
火炮製造作坊的管事叫王大锤,是延安府最有名的铁匠,
延安府是大明的军事重镇,城池当中不但铁匠眾多,有丰富的锻造武器经验,两年前大同社占据延安府之后,马上就把王大锤等铁匠召集起来,一部分铁匠成为了钢铁厂的工人。另一部分则成为了技术骨干。
本来火炮作坊也是会大铁锤掌管的,但现在钢铁厂高炉不断增多,而且越来越大,钢铁的產量也越来越多。
但高炉的寿命成为了限制钢铁產能最大的瓶颈,现在他正在带领技术工匠想办法建造能用一年以上的高炉。
火炮作坊他就管不过来了,而王大锤因为打铁的技术最好,经验也最丰富,有一定管理才能成为了火炮作坊的管事。
相比枪械作坊,火炮作坊的厂房更大,各种设备更多,有专门运输枪管的龙门吊,地上铺了铁轨,有专门运输火炮的导车,枪械製造厂还有点小作坊的感觉,而火炮製造厂却又带著几分蒸汽朋克的感觉了。
说火炮作坊是大同社手工业技术的皇冠也不会过,各种高科技新技术都用在这个作坊上面。
对明朝的人来说,这些技术是天顶星技术也不为过。
就说这轨道技术,就是钢铁厂去年弄出来的技术,大明的高炉技术已经极其先进了,
最大的高炉一炉能炼出几万斤的铁水。
但这样庞大的高炉需要几万斤的铁矿,十几万斤的煤矿,普通运矿车是很难满足钢铁厂需求的,但上方斤的运矿车,普通的道路根本承受不住,如果遇到了雨天,那更是动也动不了一下,很容易造成高炉熄火。
但大铁锤的难题对徐晨来说就不是难事,后是钢铁厂拉矿石,不是用火车就是用轮船,谁家用车
正好钢铁厂最不缺的就是铁了,於是钢铁厂联通煤矿和铁矿的道路都铺上了木轨,钢铁厂的內部则换上了铁轨,运矿车在这些轨道上运行,不但更节省力气,而且也再也不用担心道路问题。
而火炮作坊动不动就要运输几千斤的火炮,更加需要铁轨技术,於是就有现在现在这副蒸汽朋克的景象张献忠这些军官看到这些庞然大物都收敛了几分气息。
王大锤看到徐晨等人,马上跑过来道:“见过都督。”
徐晨问道:“你们火炮作坊每个月能生產多少门火炮”
王大锤道:“有了铁模铸造技术,铸造火炮的效率提升了10倍,现在火炮作坊,轻型火炮每个月能製造10门,重型火炮能製造5门,如果都督需要的话,產能还能再翻一倍。”
王大锤对徐晨是极其钦佩的,不是因为徐晨的权利,而是他在技术上的能力,在他看来,徐晨即便是不当这个都督,当铁匠,那也能成为世上最好的铁匠。
以前大明铸造火炮都是用泥模,需要费大量时间来准备合適的泥土材料,泥土要经过筛选、淘洗、搅拌等多道工序,以確保其质地均匀、粘性適中,能够塑造出火炮的模型。
而且,泥模的製作过程复杂,需要工匠手工雕刻出火炮的形状,包括炮管、炮膛、炮耳等各个细节,这对工匠的技艺要求极高,且耗时很长。比如製作一门小型火炮的泥模,
熟练工匠可能也需要几天,而后是更长时间的阴乾,要是粘土的水分不均衡,阴乾坏了,
还要重新做泥模,可以说铸造一门火炮前期的准备就已经极其耗费精力和物力了。
但用铁模铸造之后,虽然前期设计和製造铁模虽然时间更久,更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