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明末,从西北再造天下 > 第134章 杀人诛心与摸著大同社过河

第134章 杀人诛心与摸著大同社过河(4 / 5)

但比起大明去年整个陕西省上交的钱粮,折算成银子是一百八十三万两(关中粮价涨二两银子一石),今日杨鹤收缴的这个数字,与之相比倒也相差不大,

可谓是收穫颇丰。

当晚,夜幕如墨,明月高悬,三边总督杨鹤府邸內灯火通明。杨鹤特意再次请来了刘南卿三人,府邸的厅中已摆上了一桌极为丰盛的酒席,珍罗列,酒香四溢。

杨鹤身著便服,面上带著亲切的笑容,亲自將刘南卿三人迎入席中。

席间,杨鹤態度极为热忱,频频给三人敬酒,言语间满是讚誉与感激。他深知,刘南卿此前献上的一个计谋,犹如一场及时雨,让他一下子就多筹措到了上百万两银子的粮。在杨鹤心中,刘南卿此举堪称神来之笔,说他是国士无双也丝毫不为过。

身为朝廷的三边总督、一品大员,杨鹤平日里位高权重,鲜少对人如此屈尊结交。然而今日,他却放下身段,对刘南卿三人这般礼遇有加,给足了面子。这份知遇之恩,令刘南卿心中生出一股士为知己者死的豪情。

酒过三巡,刘南卿微微起身说道:“督堂,此次虽暂时筹措到了银两,但將门的家丁不是大同贼寇对手,想要对付大同贼寇,就必须要武装一支战斗力更强的军队。

徐晨此人,虽走上了歧途,但他极具蛊惑人心的手段。之前,他仅凭煽动百姓万眾一心,就战胜了榆林卫的主力。如今,他更是蛊惑了几十万百姓,倘若这些百姓真的齐心合力,那所產生的危害简直无法想像。晚生这些日子苦思冥想,

认为唯一能战胜徐晨的办法,就是组织起地方士绅组建团练。

刘南卿微微停顿,观察著杨鹤的神色,见其认真倾听,便继续说道:“地方土绅为了保护自己的財產,必定会全力以赴,一旦他们团结起来,也能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毕竟,他们在当地有著深厚的根基和丰富的资源,如此既可以限制流民的活动,又可以极大的强化陕西行省的军事力量,组织士绅大族,才可以战胜大同贼冠。”

刘南卿、贺函等人,一直以来都密切关注著大同社的一举一动。他们深入了解大同社后,心中的惶恐与日俱增。大同社不过占据了延安一府之地,却能將儿十万百姓组织得並井有条,这股强大的力量,让他们每每想来都不寒而慄。

他们知道依靠朝廷那些欠几十个月都未发放的土兵去镇压大同贼寇,根本做不到,那些土兵只会放下武器,投靠大同贼寇,这反而成为了朝廷给大同贼寇输送兵源了,更关键的是这些军户投靠大同贼寇之后,分了田更换了武器装备,

打起朝廷的正规军,战斗力更加强悍。

而將门的所谓的家丁武装也靠不住,杜文焕等人已经做出了惨痛的示范,只能落得个被大同社打得一败涂地的下场。各地士绅编制的少量家丁,在大同社面前更是不堪一击。

思来想去,从钱財、人口等多方面综合考量,他们发现,有能力与大同社抗衡,镇压大同贼寇的,唯有整个陕西行省的士绅和大族。只有將全省的人力、物力、財力充分调动起来,才有可能战胜大同贼寇,战胜徐晨。

然而,杨鹤听后,却缓缓摇头:“此乃乱国之策,当年汉灵帝为了镇压黄幣反贼,放开了对地方豪族的限制,结果大汉王朝旋即就被地方豪强的割据势力弄得四分五裂。我大明万万不可重蹈当年大汉的覆辙。”

的確,歷史的教训歷歷在目。这些有识之士眼光太长远了,大明上下,从朝堂到民间,都清楚放开地方大族武装限制,確实是镇压流民叛乱的有效方法。但这个方法早在千年前的大汉帝国就已用过,其后果惨痛至极,整个大汉帝国被当时的军阀割据得支离破碎。这也是为何明朝直至灭亡,都始终对地方大族武力的限制极为严格,不敢轻易放升。

反观大清,吸取了大明的教训,太平天国刚兴起时,就放开了汉人武装力量的限制,这才得以在风雨飘摇中苟延残喘了几十年。当然,当年大明朝所忧虑的情况在大清也確实出现了,那些汉人地方武装后来直接割据南方,最终大清也是被这些地方武装推翻。

刘南卿心中明白,自己提出的这个方略,大概率是无法通过的。但他並未气銨,而是从容地再次从怀中拿出一份方略,恭敬地递向杨鹤:“督堂,这是晚生等人昨夜商议的《治安疏》,希望能给督堂大人一些启发。”

杨鹤接过这份奏摺,轻轻打开,目光缓缓扫过上面的文字。奏摺里,三人对陕西当前的局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並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他们认为,陕西目前面临的根本问题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一道檄文,我成了女皇裙下臣! 薄情帝王火葬场了 婚内不同房?你当本世子舔狗呀? 讨孙平叛传 燕王殿下!你啥时候造反呀? 特工穿成小农女:战神王爷追妻忙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警报!赘婿出山! 映月宫 还和不和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