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消息,让米脂城的百姓们心情各异充满了担忧。
与大同工业区那些狂热追隨大同社的百姓不同,米脂城的百姓们对大同社的態度较为复杂。
他们虽然没有那般热烈的情感,但也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大同社带来的经济好处。所以,倘若真要做出选择,他们內心还是希望大同社能够继续在这里维持统治,保障他们现有的安稳生活。
然而,城中还有一小部分人,在大同社的变革中失去了既得利益。此刻他们听闻这个消息,不禁暗自狂喜。
在他们看来,只要朝廷重视起来,大同社必定不堪一击,败局已定。他们满心期待著,幻想著自己曾经失去的土地、財產和权势,会隨著朝廷军队剿灭大同社,再度回到自己手中。
当这些人聚在一起,商议如何夺回自己的土地、钱財和权势时,不少人更是囂张跋扈地叫嚷著:“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拿了我的给我还回来!那些刁民,我一个都不会放过!”那副嘴脸,仿佛已经看到了大同社被消灭,自己重新耀武扬威的场景。
米脂县衙內。
师爷满脸狂喜,脚步匆匆地跑向知县齐绍光,边跑边喊:“县尊大喜!县尊大喜啊!
朝廷的军队打过来了,咱们的苦日子终於要结束了!”
此时,齐绍光正在书房写字,书案上刚写下“和光同尘”四个字,结果被师爷这一声突如其来的叫唤嚇得手一抖,蘸满墨水的毛笔在纸上划过,將那四个字染得一片模糊。他面露不满,放下毛笔,略带慍色地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此慌张!”
师爷兴奋得满脸通红,气喘吁吁地说道:“朝廷派来了5000大军来围剿大同社!咱们的苦日子要结束啦!”
自从大同社全面接管米脂之后,徐晨再没对齐绍光客气。大同社不仅夺走了齐绍光手中的各种权力,以往那些丰厚的火耗也都没了。
如今,他所能得到的,仅仅是朝廷定下的那点微薄俸禄一每个月七石粮食,至於其他各种额外的孝敬,通通都消失不见了。这一切,要怪也只能怪大明朝廷定下的这套规矩。
当然,虽说这俸禄在普通百姓眼中不算低,但对齐绍光来说,却远远无法支撑他像以前那样奢侈的生活。
如今,他只能遣散大部分僕从,只留下一个师爷、一个男僕和一个丫鬟。为了节省开支,他甚至在后院开闢了一块菜地,亲自耕种。他时常自我解嘲道:“当年海青天在淳安县也是自耕自食,我这也算是见贤思齐了。”
只不过,人家海瑞是出於自身的清正廉洁,而齐绍光却是被大同社逼得不得不节俭,
这其中的差距,实在是天差地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