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而在一旁的傅山与李岩满脸无奈的看着这一幕。
李岩苦笑道:“他们难道不知道元首想要让阿浩去墨子学院的想法?”
傅山叹口气道:“知道,但他们更相信血脉传承的权利,对我们建立的公天下没有信心。”
李岩摇头道:“他们是大同社员都如此,想要重建公天下何其难。”
傅山却鼓舞李岩道:“这些将军大半生都生活在家天下当中,三观已经固定,想要改变,除非他们学问精通到圣贤的程度。
但像阿浩他们这代人却不同,他们从小生活在公天下的世界当中,他们不会相信血脉传承,也不会相信什么天生贵种,等他们这一代人逐步取代了我们的位置,公天下才算是真正建立了稳固的根基。”
李岩内心有点振奋道:“倒是我想一步登天,青主说的没错,随着阿浩这一代人的长大,公天下将会成为一股浩浩荡荡的洪流不可阻挡。”
大同历二十年(公元1643年)9月16日,天津卫造船厂。
要说大汉这些年发展最快的产业,造船业必然榜上有名,自从民朝开海,直接搬开了造船业身上最重的大山,民朝造船业就开始蓬勃发展。
等着大同社一统天下。而后开始对外开拓,不断和藩国签订友好通商协议。打开了朝鲜市场,日本市场,控制整个南洋,南中地区。
尤其是环球舰队归来之后,民朝得到了全球贸易的地图,开拓了眼界。民朝海商不断的对外开拓,海上贸易的市场成倍增,短短十年增加了几十倍。
天下想要加入海贸的人,就必须要购买一艘海船,这就造就了造船10多年黄金发展时期,只要船造出来就能卖出去,许多造船厂的订单排到一两年之后。民朝每年都在增加几个造船厂,但即便是这样海船依旧供不应。
天津卫造船,建立于大同8年,厂长孙元化学贯中西,船厂建立之初,就能建造千吨级的宝船。
这12年造船厂更是不断的扩大,半个天津卫的海岸线都被他们用来做船坞,造船厂有大大小小15个船坞,每年能制造几十艘大型宝船,是天津卫最赚钱的作坊,也是整个天津卫最支柱的产业。
徐晨巡视天津卫造船厂的,正好就见到一艘千吨级货船下水,订货船的商贾显然非常着急,船刚下水没多久,确定了安全他就安排自己的水手,驾驶着这艘海船,去了天津卫码头。
徐晨有点惊愕道:“他们这么急?”
孙元化笑道:“他们急着赶往新大陆,现在天津会流传着一句话,一船货物一船金,意思说带一船货物去新大陆,就能换一船黄金回来。”
“这一年来,我即便把造船的价格提升了三成,但订单依旧在纷纷涌来,订单已经排到一年后了。”
“现在造船厂实行四班倒,几乎每隔几天就有艘货船下水,现在我们制造的最快的是千吨级的货船,从铺设龙骨到海船建造完成正式下水,只是需要两个月时间。”
而后孙元化自傲道:“去年我们的我们的盈利是200万两,今年到现在我们船厂已经赚了300多万了,年底盈利应该会超过400万年。”
不怪孙元化如此骄傲,这笔钱已经可以和明朝全年的税银相当,哪怕是在全球当中,这个收入也超过了绝大部分国家的税收。说天津卫造船厂富可敌国一点也不为过。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