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一闯,这些农户大部分有老婆,踏实本分,另外还有2000多市民报名,这些大多数都是城市的二流子,想要去新大陆发财,要不是实在缺少人手,我不会让他们去新大陆。”
徐晨皱眉头道:“四千人!”
这数量比他预估的少太多了。
刘永道:“张献忠到时候上书了总理大臣府,说他愿意提供一批移民,请求让朝鲜也在新大陆建立几个据点。”
徐晨笑道:“他这个朝鲜将军倒是越做越称职了,告诉他暂时不许。”
徐晨想到几个月前孔有德上书要求招募一些蒙古移民,打算在虾夷岛建立马场牧场,这个方法好像也可以用在新大陆,以新大陆现在的情况,开拓田地耗费巨大,但放放牧倒是方便很多。
徐晨想了想道:“从大漠再招一千蒙古人过去。”
李文兵担忧道:“蒙古人的威胁比朝鲜人大十倍,百倍不止,我担心他们去了新大陆会脱离我们大同社的掌控。”
徐晨笑道:“时代已经变了。自从步枪出现之后,蒙古人只能能歌善舞了,蒙古人虽然武力强悍,但他们文化就虚弱,反而更容易依附我汉人。”
李文兵道:“即便如此,新大陆我们汉人还是应该占据七成以上的名额,招太多蒙古人去新大陆,只怕会为人做嫁衣。”
徐晨沉思半天道:“开发南洋江南迁移了三百万大户,现在轮到北方大户做出牺牲了,”
刘永担忧道:“北方士绅已经有大量迁移到辽东河套与西域,而且这些人加入我民朝已经有十年时间,再迁移他们,造成的骚乱只怕会比江南更甚。”
徐晨严肃道:“有再多的委屈,抱怨也要去,在新大陆的稳脚,是我民朝千年的根基,他们当政可以苦一苦百姓,迁移农户移民屯边,现在我民朝当政,他们为什么不能苦一苦。”
“总理大臣府开始统计户籍,先做好准备,明年先移民5000去新大陆站稳脚跟,后年再移民1万,往后再逐步增加移民的数量,总之要在10年内,我民朝在新大陆的人口要超过五十万。”
刘永道:“遵命!”
大同历十八年(公元1642年)12月8日,京城,朱由检家。
冬季的寒风不断刮,朱由检独坐在书房的油灯下,眉头紧锁地整理着手中的文件。
一个月前,遵化一个农户找到民生报在当地采风的记者,告诉记者,当地又出现了很多黑矿,但在黑矿打工的人却是异族,说一些他们根本听不懂的话。
民生报记者乔装打扮,深入了这些黑矿洞,花了大半个月时间,才得到了第一手的资料上报给他。
纸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令人触目惊心见闻,那些黑煤矿主,因为元首府抓的严,如今的黑煤矿不再雇用本地人,而是通过海商和牙人,从贫穷的朝鲜和战乱的日本运来矿工,这些人的工钱只有民朝矿工的三分之一,各种福利,保险待遇也全无,算上这一部分,一个日本,朝鲜矿工成本只有民朝矿工的1/5。
而且这些异乡人语言不通,举目无亲,即便死在矿洞里,也只需赔上十几两银子了事,根据记者的调查,遵化的煤矿今年就发生了五起矿难,但都被这些作坊主掩盖了,因为没有人报案,当地的官府也不知情。
朱由检想的更深,只怕是知情也会装作不知情。这要上报,影响仕途不说,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