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4)

手艺,惊愕笑道:“没想到你们军校还教这些?”

    李定国道:“我从小就在父母的带领下跟着元首,当时我父亲就是泥瓦匠,专门修房屋的,这玩意儿我6岁就开始上手。”

    而后他抱怨道:“英国工匠太笨了,修房屋的速度太慢了,我可打听过了,这个小国也就6~8月有点太阳,我们的大使馆要是没趁这两个月建设好,我等只怕又要在那种粪坑一样的城市多待几个月。”

    这个时间线的李定国算是比较幸运,父母在做流民的时候,就被徐晨吸纳进大同工业区,而后成为了专门建房的泥瓦匠,李定国也在工业区的小学里上学,算是根正红苗的大同社老人了。而后他一路上中学,17岁考上军官学院。

    去年洪承畴去军官学院招募武官的时候,即将毕业的李定国想着没仗打了,去见识外面的世界也不差,于是他被分配到在英国当武官。

    来到英国之前,李定国是有一定吃苦准备的,毕竟是蛮荒之国,哪怕自己睡在树上,他都有这样的准备。

    但即便是他做了准备,也想不到条件会这么恶劣,这么艰难。最开始来到英国见到伦敦城的时候,这是他对英国感官最好的时候。

    17世纪的英国已经开始逐步城市化了,人口也开始增多,伦敦有20多万人,有庞大的毛纺织产业,其他炼铁,砖窑,制陶等手工业也算是繁荣。

    在李定国看来,伦敦城大概相当于民朝比较繁华的大县城。

    对于英国这种只有几百万人口的小国而言,这样的都城不算差。

    但等进了城池他就大失所望,伦敦的卫生环境极差,差的可以说超出了他的想,城中没有完善的排水系统,污水基本上是往街道倒,甚至连屎尿都能看到,城市里到处弥漫着一种恶臭的尿骚味,他很难想象当地的人是如何居住在这种环境当中的。

    最开始大使馆每日居住在伦敦的客栈当中,这样的生活对他们来说,这就好像居住在茅厕一旁一样,每日都是煎熬。

    后面还是在面见查理一世的时候,夏允彝他们才愕然的发现,国王居住的皇宫,居然是在都城之外,看来英国国王也知道伦敦脏乱差,只是他们为什么不把都城治理好?

    也就从那天开始,夏允彝他们租了当地子爵的庄园,在伦敦的郊区居住,但大使馆总共有上百人,庄园很难容纳大使馆所有人日常的生活。

    所以在查理一世送给他们一个农场,夏允彝他们就有了建设一个大使馆的想法,反正伦敦城他们是一刻也待不住。

    巡视完了大使馆的工程进度,夏允彝又来到大使馆下属的田地当中,去年播种的冬小麦,已经长得郁郁葱葱。

    本地农户老约翰拿着木叉,警惕的看着四周,自从他们农场粮食前所未有的丰收,各种陌生人就出现在他们农场四周,甚至有小偷打算偷走他们的麦子,老约翰已经打跑了许多人了。

    现在农场的农夫两班倒的看着自己的麦子,有敢来偷的,打死勿论。

    当老约翰看到夏允彝,他走过来拿下自己的草帽行礼笑道:“夏爵士,您的方法真好用,老约翰种了一辈子的麦子,从来没见过长得这么好的麦子,以我估计今年的产能应该会翻一倍以上。”

    英国虽然开始逐步进入工业化时代,但他们粮食产能依旧远远不如东方,最多从种一粒收八粒,把产能大致提升到亩产八九十斤上下,只有东方的一半到三分之一之间。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还和不和离了 贞观无太子 我在秦时做丞相 镇御大明 俯仰人间二十春 每日一卦,我搜山打猎粮满仓 映月宫 大唐:挨骂就变强,气哭李世民 薄情帝王火葬场了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