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上的钢铁厂,水泥厂,煤油灯厂,纺织厂,器械厂,蒸汽作坊,这些地方巡抚不经过我们三司使衙门同意,却挪用作坊的钱财。
您说一个钢铁厂要建什么纺织厂,石油作坊硬要为当地修桥铺路,本要上交的利润八成都用在地方上。我们想管都管不了。”
洪承畴去做鸿胪寺卿后,号称计相的三司使衙门,徐晨就任命了炮兵师长李富接管,他的想法是李富精于计算能管好三司衙门。
但随着战事的稳定,大同社由战时状态改为经济建设状态,各个行省都在兴修水利,修建道路,桥梁,铁路等基础设施,新建工业区建设作坊。
要做的事情太多,手中拥有的钱财太少。有一部分巡抚学着罗伟招商引资,而后建立作坊,增加税收,以此来增加巡抚衙门的收入。
但还有一部分巡抚觉得这太麻烦了,耗时太久了,就盯上了三司使下属的工厂了。
这些工厂都是高技术,高利润的产业,每个的收入那比一个工业区都多。
以延长石油工厂为例,光靠煤油和沥青,每年的利润就超过了500万两,这些年他们还开发了其他产品,利润每年都在提升,是大同社当之无愧的第一赚钱工厂。
这些工厂名义上由三司使官吏,但因为和地方上牵连很深,地方的巡抚衙门也有一定的影响,可以让这些利润为地方建设服务。
像是购买地方的发展债券,又或是在地方建设作坊,名义上是扩张的产业,但实际上却是被地方为地方巡抚工程服务。
这就让李富很不满了,自己这个计相几乎都被架空了,根本不能控制这些作坊的经营,甚至他们的利润都没有上交。
偏偏他又是小字辈,现在这批大同社的巡抚,都几乎是元老。比资历,比功劳,他也比不过。
他现在就无比后悔,早知道会这样,他当这个计相做什么!
当自己的炮兵师长不好吗?每天教教那些学员如何开炮,如何计算弹道,然后去火炮工厂视察,看看新式的火炮,这日子过得多好。哪里像现在,明明手下有那么多作坊就几乎不能控制。
听完之后,刘永脸色极其难看,不能再让地方这样继续各行其是了。
1800万两的财政赤字,这要放在大明就足够亡国了。也就是大同社积累足够,这笔财政赤字还能承担。
但再这样无序下去,从江南弄到了这3亿两黄金白银,要不了10年就会消耗殆尽。
统计完民朝这一年的财政收入和开支之后,徐晨去元首府汇报开支收入表道:“元首,不能让下面的地方巡,再继续这样随意扩大开支,去年财政赤字还只有不到800万,今年就增加到1800万了,这还是在想尽办法收缩的情况,再让他们搞下去,我大同社即便有时候金山也要花光。”
徐晨看完上面的数据眉头紧皱,显然这已经有点地方失控的表现,这个时代可不比后世,每一笔多的开支那都是真金白银。
而且这个趋势也非常不好,他在后世见多了这种情况不加以限制的话,今年是1800万了,明年可能就要涨到3800万,4800万,直至民朝的财政系统彻底崩溃,而后再重新来过。
徐晨询问道:“你打算如何制止这种行为?”
刘永道:“地方巡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