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原的乡村可是一点都不枯燥无聊,那可是热闹的很,我可是看了一场场精彩的大戏。”
黄宗羲皱眉头道:“听你这阴阳怪气的口,难道中原出问题了,不应该呀,今年北方虽然减产,但实际上是因为移民加退耕还湖,重建黄河地区的泄洪区和湖泊生态,大量优质的良田变成了湖泊和树林,这才导致了粮食减产严重。”
金圣叹道:“去年我听说中原大旱的情况下,孟津粮食大丰收,我就觉得有问题,今年去看了,发现所谓的事实倒是事实,就是只说一部分是,就那今年孟津的丰收而言,河南行省得到的鸟粪都用在孟津县了,所以孟津县今年粮食的亩产才能夸张到两石。但其实大部分的田地亩产都不足一石。”
而后他幸灾乐祸道:“你们的陈巡抚估计是想上报一个祥瑞,大灾之年,中原的粮食还能达到两石,多大一个祥瑞,结果江南来个亩产千斤,还是水稻,小麦这种主粮。估计这也弄得陈巡抚不好意思继续宣传了。”
陈子龙皱眉头道:“今年我大同社各行省都在新建农场和经济作物园,南方经济作物园还要等待丰收,但北方的农村却基本上都是大丰收。”
金圣叹嘲讽道:“能不丰收,给最好的田地,最多的肥料。集中一县一府的力量就弄这一块土地,这还能不丰收,而后就这块土地代表全县的土地了。”
“这等盛事我怎么能不参加,所以我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通通记录下来,交给了元首,想来元首现在也应该看得到了。”
陈子龙哑然失笑,他刚说大同社员实事求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遇到了弄虚作假之事。
而后他只能深深的叹息,大同社员也是人,他们也需要政绩。
元首府。
徐晨正在翻阅着金圣叹,高登这些记者地方调查报告,在大同社内,记者的权限是很高的,说他们是白衣御史一点也不为过。
徐晨就是想要通过他们了解地方上发生的事情。对于那些歌功颂德的报告,他一律一扫而过,这些在民朝巡抚文书当中他看多了,不用继续再看一遍。
很快他就看到金圣叹的乡村调查报告,上面的内容让徐晨眉头紧皱,这上面的内容让他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历史轮回了。
去年以来,民朝下属各州县建设的农场越来越多,光上报的成立的农场就有上百个,而今年这些农场普遍丰收,亩产都是一石五斗以上的。
刚开始徐晨只是以为,建立了农场,提升了生产力,理顺了生产关系,粮食增加的数量也不算太多,所以他以为这是正常的现象。
结果金圣叹告诉他,下面的官员把鸟粪石都集中在农场当中,给农场最好的田地,最多的人力物力,这才有了现在的丰收。
而后大同社官员用农场的丰收代替成为全县丰收,这不就相当于跑出一个短跑的成绩,下面的官员却要乘上一个马拉松的距离,以此上报自己的功劳。
但其实这样的丰收对一州,一县来说其实是不划算的,把这些人力和鸟粪石用在更多的土地上,虽然不会出现一两块高产的田地,但整体上粮食的收益会更大。只是这样就不出众,这种田地泯然为众人,算不得成绩。
虽然这只是金圣叹一家之言,但根据他的经验来看,很大可能是真的。
徐春无奈叹息:“想要粮食增产,果然还是要多施化肥。”
“邪道招人恨不是没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