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远道:“好像只是周英他们找了高登,所以他才过来了。”
“身正不怕影子斜,我去招待他。”孔晨皱眉头道。
说完孔晨就来一到厂房外,果然看到穿着一身长衫的高登。
孔晨故意使气抓住高登的手,又来一个拥抱道:“高主编,久仰大名,没想到您还能光顾我这个小作坊。”
孔晨做了一个早上的事,手上沾了铁屑,机油,衣服上也满是碎屑,极其邋遢,他这一套连环的动作下来,高登手上也满是机油,身上也满是铁屑。
但高登满不在意,孔晨弄了个寂寞,两人随即进入了厂房。
只见厂房内各种机械轰鸣,工匠按照工序一步步的在生产零部件,并没有人在意他们。
高登看着眼前的这一幕道:“我听说孔东家也是大同工业区出来的?”
孔晨得意道:“没错,当年就是俺们第一批跟着元首,某还记得您的重民社就是那段时间成立的,你们的这些人专门给我们元首作对。”
他在大同工业区待过,是他人生最得意自豪的事情,也是在警告高登,他可是元首的人。
高登摇头道:“我们只是对做事的方法意见不同,没有所谓的做对,不过现在看来元首走的路是对的而已。”
而后他又感叹道:“孔东家你出自大同工业区,不过对于大同之志的理解却连我这个外人都不如。我听说孔东家您厂里工匠的工钱几乎是行业最低,各种福利待遇也不高,你的这番作风可一点不像是元首教出来的。”
孔晨有些尴尬,他倒是想提升一下工钱和福利待遇,但是利润就下降。他很快说解释道:“元首说过,我们这些作坊人多的雇佣工匠,就是对大同之治最好的帮助,我这个作坊有350多工匠,养活了350多个工匠和他们的家人。”
高登嘲讽道:“所以只因为他们出了一批不合格的产品,却要扣他们的工钱。这个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没了工钱他们该如何养活自己的家人?”
孔晨义正言辞道:“这只是为了明确厂里的规章制度,这是成长必须要付的代价,而且你不能光看到工匠的损失,也要看到我的损失啊,那些零部件已不合格,我几千两银子都没了。”
“我做东家也不要容易,你看着眼前这个作坊,几十台机器在运转,几百个工匠要养活,这个作坊投入的就十几万两,每一天的费用就超过了500两,作坊一停,不但工匠要没收入,我也要损失500两。”
高登嘲讽道:“我听说孔东家前几天去金陵购买庄园,想来价格不低吧?”
孔晨警惕道:“这都是我用合法财产买的。”
“我没说不合法,只是这350多个工匠为孔东家赚了一套庄园,你却依旧在吝啬他们三两银子的工钱,这怎么也说不过去吧。”
孔晨只能把自己的困难也给摆出来道:“作坊虽然前几年赚了钱,但这些年生产蒸汽机的厂家越来越多,我能赚的钱也越来越少了。
所以才要产业升级做火车的零部件,升级失败,我赚的钱都要血本无归,现在作坊抓的严,也是为了工匠日后的饭碗,这是为了大家的长远利益。”
高登带着一丝鄙夷道:“孔东家不觉得您说的这番话,和当初的士绅很像,当初士绅也说他们养活了佃户,天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