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 5)

经不输给江南的普通县城了。

    “一年成邑,三年成都,古人诚不欺我。”夏允彝感叹道。

    张采指着码头后方居民道:“听闻去年此地移民十万,关键是移民费用全部东宁府承担,不得不承认这是个宝岛啊。“

    码头上忙碌的景象印证了这一点。装卸工人推着改良的双轮货车,将一袋袋白糖、稻米装船;商贩在新建的石板街道两旁叫卖;甚至还有专门兑换银钱的票号,港口设立了官办的补给站,专门为过往船只提供淡水和粮食。

    舰队缓缓靠上码头,东宁知府叶汉闻讯赶来,热情地安排使团入住新落成的驿馆。

    “此驿馆去岁方才建成,专为接待往来海商。“叶汉不无自豪地介绍道,“岛上现有学堂三十二所,医馆十三处,甚至还开办了观测天文的气象台,专门为有海船提供气象支持,减少航海风险。”

    卢象升与艾玄自然也说了一番客套话,双方主客愉快结束了聊天。

    正当舰队准备次日启程时,一个意外插曲打破了原定计划。被流放至此的徐霞客通过女婿冯墨的关系,请求面见使团负责人。年逾五旬的徐霞客虽鬓发斑白,但目光炯炯,精神矍铄。

    “三位大人,“徐霞客躬身行礼,“在下三年来踏遍东宁山水,著《东宁游记》二卷。然岛内风光已尽收眼底,今闻舰队欲环航天下,恳请允我同行。愿为船队记录沿途地理风物,虽死无憾!“

    徐霞客发配到东宁也有三年时间,冯墨也成为了他的女婿,在他的照看下徐霞客一家人过的不算差,家里开垦了上百亩土地,其中一半种了甘蔗,每年收获季节都要请土著帮忙收割粮食和甘蔗,一年忙碌下来能赚个上百两银子,在东宁岛算是富裕之家。

    只是徐霞客闲不住,不是逛逛日月潭,就是逛逛阿里山,但东宁岛虽然大,却经不住徐霞客是个旅游达人,三年时间他已经把岛上的里里外外逛了个遍。

    这次当听说了,大同社的舰队要去欧洲各国,而且还要做环球航行,他内心那颗不安分的心又开始躁动起来了,不见识到天下万邦各种景色,他活着还有什么劲,而这次可能是人生当中唯一一次可以去外域的机会,他通过女婿的关系和叶汉的关系,请求登上舰队也加入这次环球航线。

    卢象升、艾玄与李过商议后,认为他们这趟环球航行,的确要有人记录他们的故事,徐霞客显然是一个好的记录人,而且环球旅行的艰苦并不比流放在东宁更加艰苦,也不算是违反了他大同社处罚徐家人的,于是就允许徐霞客登舰。

    徐霞客的家人赶到码头送行。女婿冯墨忧心忡忡:“岳父年事已高,此去万里波涛,叫我们如何放心?“

    徐霞客现在52岁,以这个时代的人的年纪来说,头以下已经进了土了,应该颐养天年啦,偏偏他就喜欢登山旅游,三年时间游遍了整个东陵岛,现在还要进行所谓的环球旅行。他女婿和他的儿子都担心,徐霞客就这样死在异域,落叶不能归根,是极其遗憾的事。

    徐霞客却朗声笑道:“能亲眼见证天地之广阔,虽死何憾?困守此岛,纵活百年,亦如井底之蛙。“

    在家人依依不舍的目光中,徐霞客背着装满纸笔的行囊登上战舰。海风吹起他花白的胡须,眼中却闪烁着年轻人般的光彩。舰队再次启航时,船上多了一位特殊的乘客。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被休后,每日情报助我熬过荒年 混世宇宙大将军 大清盐霜 重生明末再造华夏 穿成龙傲天的咸鱼青梅[穿书] 穿越饥荒年,带姐妹花横扫天下 长央 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争得门楣扬 诗酒江湖:开局李白叫我亲兄弟 疯山锁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