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乱。
但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杜恒宇发现敌军在四十步外毫无火力威胁,便命燧发枪队在百步外持续射击。待敌靠近,则投掷手榴弹,最后上刺刀发起冲锋。
这三板斧彻底打懵了东吁军。手榴弹的爆炸声在东吁军中引起更大恐慌,许多士兵从未见过这种会爆炸的武器,以为是天神发怒。当他隆王的右翼大军全面崩溃时,这位久经沙场的国王终于意识到,今天的战斗已经无法挽回。
杜麟征见状,立即指挥全军压上。明军士兵如出笼猛虎,扑向已经混乱的东吁军阵。长枪突刺,刀光闪烁,火枪齐鸣。
东吁士兵见明军势不可挡,士气彻底崩溃,纷纷溃逃。即便他隆王亲临督战,也无法阻止全军溃败,只能在亲卫保护下逃离战场。国王的逃亡更是加剧了东吁军的崩溃,士兵们丢弃武器,四散奔逃。
这场战役持续了不到两个时辰,明军就以少胜多,大败东吁军。战场上尸横遍野,硝烟弥漫,伤兵的呻吟声此起彼伏。明军士兵正在打扫战场,收缴战利品,押送俘虏。
此战,南明二万五千大军击溃他隆王三万精锐,斩杀四千余人,俘虏一万五千多。明军乘胜追击,一举攻入东吁境内。
大同历十三年(公元1637年)11月15日。
一年一度的公民议会即将开幕,但今年京城的焦点却不在国内政治,而是远在万里之外的东吁战场。曾经被大同社视为“臭鱼烂虾”的南明军队,竟在异国他乡连战连捷,歼灭东吁十万大军。
京城街头,报童挥舞着最新一期的《燕京日报》,高声叫卖:“南明军大破东吁十万大军!三战三捷!”路人纷纷驻足购买,南明军队三战三捷,歼灭了东人近10万大军。对京城的百姓来说,内心还有点自豪,哪怕自己的败兵之将也能打翻外面的敌人,果然还是我天朝最勇猛。
墨子学院,一座环境清幽的庭院内。南明使者递一封书信给夏允吸道:“这是杜总兵交给先生的。”
夏允彝神情复杂的接过书信。杜麟征先问夏允彝近况之后,重点讲他们在东吁战事,说他们已经击溃了东吁主力,开始在占领区重建军户制度,在东吁250万亩土地上,建立了5万军户,而且得意的说他还会把这种模式推广在整个东吁国,到时候朝廷将会有20万以上的大军。
而后又说了以后他们将会在东吁建立内阁责任制,天子以后专管祭祀。政务将会由从天下选拔出来的贤者处理。
总之从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阐述南明的改变,有一些是他们以前讨论的,还有一些是杜麟征在西南地区自己思考,更多的是借鉴了大同社的政策。
不过在最后,杜麟征请求夏允彝,想办法劝说大同社元首暂时停战,让他有充足时间攻占东吁国。
看完书信后夏允彝神情复杂,真等大明要亡国了,才知道改变,而且还是在他国土地上,最终还是要学习大同社的政策,他不知道保留士绅的意义何在?
夏允彝看完书信收起来严肃道:“某现在只是一个夫子,没那个能力来影响大同社元首,只怕要让你们失望了。”
使者有点慌张道:“先生,还请看在杜总兵的面子上,一定要帮帮朝廷。”
夏允濞道:“你与其求我这个夫子,不如想一想你们还能拿出什么条件,让元首不对你们动手,就某了解元首不是一个弑杀之人,也不是一定要消灭你们,你们对大同社无关重要,只是挡住元首做事情,所以元首才要把你们清理。”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