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一般笼罩在大家心头。工地里的农户们通过大同报,能够比较快捷地了解到山西瘟疫的情况。大同报上,一篇篇关于瘟疫的报道触目惊心,那一条条鲜活的人命消逝,就像是一声声警钟,在他们耳边不断敲响。
大同社更是派遣大夫到工地,上了好几趟卫生安全课。大夫们拿着书本,在简陋的工棚里,认真地给农户们普及瘟疫传播的机制原理和防治的方法。他们用生动的比喻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农户们明白了喝生水的危害。
并且,大同社还给每个工匠发放了水壶,让大家喝水壶当中烧开来的水。从那以后,喝生水的习惯才逐渐减少,并且开始遭到众人的谴责。
没多久,一辆辆餐车在一群妇女的簇拥下缓缓驶向工地。这些妇女们穿着朴素但干净的粗布衣裳,脸上带着质朴的笑容,她们费力地推着餐车,车轮在尘土飞扬的地面上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
餐车一到,原本还在忙碌的农户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准备打饭。送饭来的妇孺扯着嗓子大声说道:“今天的汤是海带蛋花汤,又营养又美味,大家可以多喝一点,这汤不限量,喝完为止!”那声音清脆响亮,在工地的上空回荡。
“好!”农户们纷纷回应,声音中满是喜悦。
这些在工地上劳作的农户,家里都遭遇了灾荒,田地几乎颗粒无收,救都难救。这个时候抗旱会让他们来到黄河工地,大家只是抱着能活下去的渺茫希望。
可谁能想到,在这里吃饭不仅管饱,饭菜的质量比家里还好,而且每天还能攒下2升粮食带回家养活家人,这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好事。
打完饭后,农户们各自找了个阴凉的棚子,和同村的人聚在一起。棚子是用简单的竹竿和草席搭建而成的,虽然简陋,但能遮挡住炽热的阳光,也是他们午休的场所。
刚刚那个因为口渴难耐喝了生水的青年,名叫石头,此时他看着手中的饭菜,脸上满是欢喜,大声说道:“又是俺最喜欢的咸鱼干!”
工地上的活都是重体力活,农户们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鱼肉能补充能量,食盐能补充体力,所以咸鱼干成了他们最喜欢的菜肴。
在家里,他们一年到头都吃不上几次肉,可来了工地,却能隔三差五地吃到,哪怕只是咸鱼干,对他们来说也是非常难得的美味。
刀叔坐在石头旁边,笑着说道:“石头,不用这么赶,没人和你抢。”
而后刀叔笑道:“据说北面的工地伙食更好,张将军在朝鲜国沿海,捕捞到了鲸鱼,你是不知道,一头鲸鱼就有几十上百万斤重呢!而且这种鲸鱼据说有一半都是油脂。张将军把鱼肉煮熟做成罐头,把油脂和油渣带到天津港,那边工地的人都能吃上油渣和带满油花的鱼肉罐头。”
刀叔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鲸鱼的大小,眼中满是羡慕。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大同社的渔业发展极为迅速。以大同社为核心组建的渔业产业链已经初具规模,现在每天能制造的咸鱼干超过了十几万斤,一个月就是三五百万斤咸鱼干。
咸鱼干已经成为了北方家庭当中最便宜的肉食来源,甚至还通过商船卖到南方。
而在朝鲜的张献忠,也在徐晨的命令下,组建了捕鲸队。一个月下来,能打到十几条鲸鱼,获得几百万斤的鱼肉,上百万斤的鲸油,还有其他的下水等。鲸鱼已经成为了直隶百姓补充肉食和油脂最廉价的方式。
石头急性子,三两下就扒完了饭,然后马上去打了一碗海带蛋花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