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5)

泪。

    但他们做了半辈子的海上贸易,从未有过一个盟友,全是敌人。洋人盘剥他们,海盗抢劫他们,朝廷也把他们视为不安分的因素,对他们极尽打压、盘剥。

    几十年前,吕宋的明人被洋人屠杀,朝廷却不闻不问,那时他们就知道自己如同无根之萍。

    如今,终于有一个坚实的靠山愿意帮助他们了。即便这可能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但也比以前强得多。而且,大同社的帮助是实实在在的,帮他们造海船,给他们提供火炮、火枪。有了这样天差地别的态度,他们自然愿意相信刘永的话。

    刘永的态度激起了其他商家的热情。田然起身询问:“总理,朝廷什么时候能开放粮食的限制?我等想多招一些工匠,扩张产能,为天下多制造一些财富,为大同事业多尽一份力。

    但这粮食一直是限制我等扩张的拦路虎,弄不到粮本就没办法招工匠。都督府这些年不是都在不停外购粮食吗?

    尤其是今年旱灾接着蝗灾,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存粮还在增加。等明年气候正常了,北地的粮食绝对会丰收。”

    “是啊,是啊,粮食配给制度让我等想报效元首,都是报国无门的状态。”其他商家也纷纷附和,对粮本问题头疼不已,没有粮本就无法扩张产能、招募工匠。

    在北方想招募一个工匠很难,工钱都不是最主要的,而是要想办法解决工匠吃饭的问题,没有粮本这个问题就解决不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黑市贩卖粮食,但黑市的粮食贵了好几倍,工匠的伙食都比他们的工钱要高一倍,雇佣一个没粮本的工匠,成本相当于雇佣三个人,而且黑市的粮食还不稳定,所以没有多少商人会用这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然而,刘永坚定地摇了摇头:“农业是国之根本,现在北方旱灾接连不断,谁又能确定明年没有旱灾?在各地常平仓充裕之前,北方的粮食配给制度不会消除。”

    这些商家或许不了解北方旱灾的严重性,但徐晨和大同社高层普及了小冰河时期的知识,让他们知道了北方旱灾的严重性,刘永他们也翻阅了史书,原本作为一个乱世背景板的寥寥几个字,当它们连接起来,看的刘永他们冷汗直流,这才是毁灭一个王朝的元凶啊!

    知道北方的旱灾不是那么容易消除的,所以徐晨不惜代价修水利、从外部购买粮食,这得到了大同社所有人的支持。说极端一点,现在产业不发展,大家顶多穷一点,但粮食产量减少,那可是会饿死人的。

    孔晨接着问道:“常平仓中要储存多少粮食,元首才肯放开粮食配给制度的限制?”

    刘永严肃地说:“常平仓中要储存够整个北方使用一年的粮食。”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沉默了。大同社的数据是公开化的,每年公民议会都会把人口,粮食,布匹,钢铁,煤炭,水泥等重要数据公布于众。

    他们知道北方有6000万人口,按照一人七石粮食计算,那就是四亿多石粮食。和现在大同社各地粮仓的库存只有4500万石,差不多是十分之一。

    这可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囤够的,这让他们彻底打消了短期内放开粮食配额的想法。

    他们也只能往好的一方面来想,虽然自己没办法突破限制不用工匠,但他们的竞争对手也没办法雇佣工匠,这样一来竞争压力就低了一些,大家也可以多赚几年钱。

    刘永在解答完商贾们关于海上贸易和粮食限制等问题后,接着说道:“从明年开始,工匠司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还和不和离了 大唐:挨骂就变强,气哭李世民 每日一卦,我搜山打猎粮满仓 镇御大明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我在秦时做丞相 我是龙傲天他惨死的爹[穿书] 俯仰人间二十春 大明杀神:开局砍翻北疆鞑子 贞观无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