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大同九年(公元1633年)八月十二日,金国,边疆小村镇。

    辽东大地被一层压抑且紧张的氛围所笼罩,村镇外一座高耸的堡垒坚持着村里的一举一动。

    村庄外的田地虽然辽阔,但庄稼的长势却稀稀拉拉,可以看出这片土地的收成不怎么样。

    村庄的农户知道这些粮食不可能落入他们的口中,也没有多少人去清理杂草,而是躲在家中,能减少一份消耗是一份,只有那些女真人庄园主看不下去,赶他们出来的时候,他们才叫一下,动一下,而这种模式已经成为了金国的常态了。

    这些村民甚至都不能称之为农夫,只能说是农奴,他们既没有土地,也没有这片庄稼的支配权,耕作也要在女真人的监视之下完成。

    而就在这样一个平常的夜晚,五百名辽西大同军士兵,悄然逼近一个简易的堡垒。他们的脸上带着决然,手中紧握着武器,眼神中透露出对胜利的渴望。

    营长李过,看着黑暗当中的堡垒挥挥手,士兵们分组协作,小心的靠近堡垒。爆破组拿着简易却威力不小的炸药包,迅速而有序地靠近坞堡,炸药包死死的按在墙壁上。

    随着一声声“轰轰轰”的巨响,炸药包在坞堡的墙壁上炸开了巨大的缺口。一时间,硝烟弥漫,尘土飞扬。

    大同军士兵们趁着硝烟未散,端起枪炮,朝着坞堡内猛烈射击。坞堡里原本驻守的几十个女真士兵,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打得措手不及。他们在狭小的空间里慌乱地躲避着子弹,惨叫连连。很快,这些女真士兵就被打得七零八落,横七竖八地倒在血泊之中。

    坞堡被攻破后,不远处村庄的村民们被这激烈的枪炮声吓得惊慌失措。他们纷纷趴在窗口,惊恐地看着依旧耸立堡垒,但却不敢离开自己的屋子。

    等待天亮之后枪声结束,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进入村子,上千村民被全部召集到了村子的空地上。村民们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不知道这些突然出现的军队是敌是友。

    几个留着金钱鼠尾头型的老汉,看着李过,“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声音颤抖地说道:“将军饶命,我等皆是汉民,不是金国鞑子啊!”

    其中一个头发花白、满脸皱纹的老头,更是涕泪交流,一边说着“吾等小民,望王师久矣”,一边朝着西南方向虔诚地拜首,口中喃喃道:“几十年过去了,皇上您终于派出王师来救我等了。”

    大同军的士兵们看到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这本该是极其感人的场景,然而村民口中的“皇上”却让他们内心有些想笑。

    李过却对此早有心理准备,他已经经历过几次这样的情况。他神色平静,没有过多在意村民们的话语。他在人群中巡视了一圈,声音洪亮地问道:“你们当中有没有鞑子?”

    一个身材瘦小、眼神怯懦的村民赶忙回答道:“没有没有,将军。女真人都住在庄园里,已经被将军您砍死了。”

    李过点了点头,大声说道:“我们是大同军,现在是来领你们回去的。到了辽西之后,会给你们分粮食,分土地。现在你们把粮食和值钱的东西带上,跟我们离开这里。”

    一个头发稀疏、面容憔悴的老汉听了,眼中闪过一丝疑虑,小心翼翼地问道:“真有粮食?”

    李过道:“当然!去了辽西,青壮可分得一石五斗粮食,老幼妇孺一石二斗,每户还能分得100亩土地。今年粮食来不及种了,但可以种冬小麦,在你们粮食没收割之前,这半年有我大同军养着。”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还和不和离了 镇御大明 我在秦时做丞相 薄情帝王火葬场了 贞观无太子 俯仰人间二十春 每日一卦,我搜山打猎粮满仓 大唐:挨骂就变强,气哭李世民 映月宫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