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四五年内,大同社是没有精力南下的。”
这就是他们这一行的主要目,这大半年来,南明朝廷一直在寻找懂水利设施的人员,然后把这些人派遣到北方来。
徐一晨对这些水利人才是来者不拒,全部安排在水利总督府,由陈子龙带领他们巡视北方的河道。
刚刚给张溥传递信息的是潘基庆,他把大同社两个修水利的方案都交给张溥,说这两个方案不管是哪个治理黄河的时间都不会低于5年,所以他们才松了口气。
10月 28日,李文兵来到孟津找到徐晨道:“元首,公民议会即将开幕,少不了您的主持,您还是赶快去京城吧。”
徐晨道:“有你和刘永处理政务我放心,可以做一些更加重要的事情。”
李文兵苦笑道:某承认治水极其重要,但现在已经是冬季,并不耽搁开公民议会,现在整个北方很多会议都需要您来主持。”
徐晨想了想道:“好吧,这边的水利也到了收尾阶段,我们一起回京城吧。”
而就在这个时候营帐被掀开,高磊闯进来道:“都督,10月25日,山西地震,地震波及到太原城,当地房屋倒塌千栋,伤亡难以计数,太原知府王金如请求朝廷支援救灾。”
徐晨愕然,他都没想到老天爷这么不给面,这都到年尾了,居然还弄一个如此大的灾害,他虽然知道崇祯年间灾害多,却没想到灾害会多成这样,一年当中旱灾,瘟疫,洪灾,现在又是地震。
徐晨刚想开口,李文兵马上道:“元首,第二师,第三师已经救灾半年,精疲力尽,是应该让他们休养一段时间,您也有半年时间没回京城,此次救灾在就由某带领第四师的战士去吧。”
陈子龙也跟着说道:“元首,治水方案也要和大家商议一番,才能确定最终的方案,山西省的赈灾您就交给李御史吧。”
徐晨想了想道:“好吧,就由文斌你去处理山西的赈灾事,救人是第一要务,缺少各种物资立刻上报元首府。”
“遵命!”
大同八年 11月 7日,直隶,京城。
此刻的京城虽然有一丝寒风,但太阳上升,阳光驱散了这一丝寒冷。
今年直隶可谓是多灾多难,从6月开始就下暴雨,7月,8月依旧没有停歇,即便是到了9月秋收的季节,雨水却也只是变小了,并没有停歇。
这场雨直接下到了9月中旬才终于停歇,北直隶两个县城几十万田地被淹,连降4个月的大雨,让北直隶出现两个巨大的湖泊不说,当地大部分的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小麦土豆烂根。
好在元首府及时救济了灾民,更是在雨停之后组织农户,挖渠排水,而后马上以工代赈,用修水坝,修河堤的方式,给这些灾民找一份能养活自己和家人的差事,北直隶的民心终于稳定下。
而到了10月,关中,中原,山西甚至江南各地的商贾开始云集在京城,西域,大漠,高原部落首领,大商人等也集中京城。10月中旬,大同社各行省的公民议员也开始在云集京城,京城终于再次热闹起来。
陕西会馆,这是太升号掌柜田然建立的会馆,专门为关中商人在京城据点使用。
此刻在会馆的书房当中,田然招待姜瑄,孔晨等关中大商贾汇聚一堂,讨论今年的公民议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