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如此多田地的残酷现实。
卢象观见大哥神情痛苦,急忙说道:“这天下是太祖皇帝打下来的,朱氏的子孙占一些土地难道不行吗?”
狄庆目光坚定,侃侃而谈:“如果按照家天下的道理,朱元璋可以从元蒙手中打下天下,我大同社也可以从朱明手中打下天下,这不过是兵强马壮为王的道理。
如果将军接受这套道理,现在我大同社兵强马壮,这天下该我大同社所有,将军又何必抵挡这股大势?如果按照我大同社的道理,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朱家不能保境安民,维持天下的稳定,我大同社居然可以取而代之,以公天下取代家天下。”
而后,狄庆看着卢象升,语重心长地说:“将军如果读通了圣人之言,就应该知道夫子推崇的就是仁政,而天下最大的仁政不就是能让更多的人活下去。
我大同社到了延安府,延安府的百姓就能活下去,占了关中,关中的百姓就可以活下去,现在攻占了中原和山西行省,在这两地我大同社就救助了上百万的流民。这些事情大明朝能做到吗?
将军明白朝廷做不到,现在即便朝廷有钱,100万两银子拨款下去,真正能落到灾民手中的只怕连 10万两都没有。朝廷要征收十文的税,到了官吏手中 100文、200文都打不住。这就是我们不考科举在朝廷为官的原因,大明朝的组织都已经彻底瓦解了,他已经不能解决天下的问题了。”
卢象升微微皱起眉头,声音低沉而严肃地问道:“听闻贵军在中原和山西省有所行动,那两地的流民当真都得到了赈济?”
狄庆微微点头,脸上带着自信的神情说道:“卢将军有所不知,两地并非没有粮食,只是那些粮食都囤积在当地大户的粮仓之中。我大同军攻占两地之后,便对那些为富不仁的大户进行了清洗,将他们囤积的粮食尽数夺走。
而后开仓放粮,为流民建立粮本,规定每个人每日的口粮,现在妇孺老幼每人一升口粮,当差的青壮口粮一升五,士兵两升,虽然暂时还不能保证所有人都吃饱饭,但我大同社已经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百姓不会饿死。”
卢象升轻轻抚摸着下巴上的胡须,思索片刻后说道:“仅仅掠夺大户的粮食,恐怕只是一时之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吧?”
狄庆早有准备,他不紧不慢地说道:“将军所言极是。我们除了分发粮食,我们给农户均田,让他们有自己的土地可以耕种。同时,我们还组建了抗旱会,把农户们都组织起来,共同应对旱灾。今年春耕结束之后,我们就会在中原和山西省大规模修建水利设施。
就拿关中来说,今年的干旱同样严重,但因为前几年我们大同社就修建了水坝水渠,推广了耐旱作物,所以即便粮食有所减产,也还能满足关中百姓的需求,甚至还有余粮可以救济中原的百姓。”
卢象升听后,不由得点了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钦佩之色:“单以赈灾而言,你们大同社确实做得非常好,尤其是土豆,玉米,红薯这三种耐旱作物,本官在大名府也极力推广,保住了不少的粮。
就你们在关中做的事情,远远超过了朝廷。本官也是打心底里钦佩。”说罢,他微微叹息一声,又道:“只可惜徐晨这样的大才不能为朝廷所用,实在是朝廷的损失啊。”
狄庆微微一笑,说道:“先生要是加入了朝廷,只怕也是处处受限,什么也做不了。大明建立的这套制度,本质上是为了方便皇家和大族压榨百姓。
宋朝神宗年间,名臣文彦博就曾说过,‘天子与士大夫共天下,而非与百姓共天下’,如今的大明和大宋又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