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4)

,这让整个关中显得异常忙。

    而就在整个关中繁忙喧嚣的时候,姜瑄在藏人的小心看护下,带着一批膘肥体壮的牦牛,风尘仆仆地来到了关中。这些牦牛毛色油亮,犄角粗壮,一路上它们稳健的步伐彰显着高原生命的坚韧。

    姜瑄此前常年往返于高原与关中之间,牦牛就是他最重要的货物,对关中来说,任何的食物都是极其珍贵的,他此行不但没有收税,反而到了长安还能补贴他几百两银子。

    此次他更是人生第一次踏上了轨道马车。当他登上马车,找了个舒适的位置坐下,感受着深秋的第一丝清凉扑面而来,心中满是新奇。他轻轻抚摸着马车上的木质扶手,眼睛里闪烁着惊讶的光芒。

    “要是整个关中都是这种马车,那可不得了。”姜瑄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憧憬,“到那时整个西域、关中、大漠就能紧密地连成一体,商路畅通无阻,货物的流通会像河水一样顺畅。”

    他在离开关中之前就听闻过轨道马车的事情,据说这是借鉴了当年前秦修秦直道的技术,只不过那高昂的造价让他咋舌。

    “几百两银子一里的造价啊,也就只有财大气粗的大同社能造得起。”

    想起大同社说修就修的800两一里的沥青马路,如今又弄出了两三百两一里的轨道马车,这手笔着实让人惊叹。

    姜瑄靠在马车上,感受着这轨道马车的速度。以往他的商队在普通道路上一天只能艰难地行走六十里,驮着货物的牦牛和商人们都疲惫不堪。而如今,坐上这轨道马车,一日竟可以飞驰200余里。

    马车在轨道上平稳而快速地前行,窗外的景色如画卷般迅速向后退去。他不得不承认,这轨道马车真是太方便了。

    他仿佛已经看到,若整个河西乃至西域都通上了这样的轨道马车,西域运往关中的货物成本将会直接降低一半以上,运输量更是能提升10倍之多。关中的各条商路就像一条条金色的丝线,将会编织出无比巨大的财富之网,创造出几十倍于以往的财富。

    可惜的是,目前这种轨道马车只有长安附近的州县才有。两条主干道,一条朝着延安府方向延伸,另一条则通向潼关,宛如两条巨龙守护着关中的交通要道。

    终于,马车抵达了长安城北城门口。

    姜瑄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父亲和大哥,他们正站在那里翘首以盼。姜瑄急忙跳下马车,快步迎上前去,拱手道:“父亲,您怎么也来了?”

    姜父看着晒得黝黑但精神饱满的儿子,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人虽然黑了,但也精神了。在高原吃了不少苦?”

    姜瑄笑着摆摆手:“高原的条件虽然艰苦,但在那里只要有钱,也能享受不错的生活。反而是父亲和大哥你们在关中,操持家中事务,受苦了。”

    姜家如今失去了往昔的权势。大同社的兴起和一系列新规限制了他们获取更高的地位,但他们并未彻底绝望。姜瑄的女婿刘宗敏还算是个有良心的人,没有和姜家划清界限。

    更让他们惊喜的是,都督似乎颇为看好刘宗敏,这让姜家上下看到了一丝希望。如今,姜家将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商业方面,在河套商社、西域商社都持有股份,还在关中开了一家器械作坊,日子也算过得富裕。

    姜瑄突然想起一事,问道:“妹夫没有来?”

    姜让回答道:“妹夫去上课了。”

    “上课?”姜瑄瞪大了眼睛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映月宫 每日一卦,我搜山打猎粮满仓 镇御大明 大唐:挨骂就变强,气哭李世民 薄情帝王火葬场了 我在秦时做丞相 还和不和离了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贞观无太子 俯仰人间二十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