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在太庙静思己过。
在太庙的崇祯的确也是悔恨无比,他是万万没想到,几个月前他还在畅想着,自己的新军力挽狂澜,他能成为大明的中兴之主流芳百世。
但天下的局势却会转变的如此之快,自己因为受到了祖大寿这些奸臣的蛊惑,要去大凌河修什么城池,而后又派4万新军,去救援祖大寿,最开始还是捷报频传,贺涵领着新军三战三捷,杀伤了近4000女真人,取得前所未有的大捷。
但之后消息就断了,朝廷派使者去辽东,得到的回复却是贺涵的新军被女真人包围,消息传不出来,现在已经有两个多月没有得到新军的消息。
4万新军陷在辽东,北方又爆发了前所未有的旱灾,7月开始又爆发蝗灾,现在他每天看奏折,一大半都是要求朝廷赈济,另一小半地方发生民变,请求朝廷镇压的奏折。
但现在朝廷哪里有钱,更不要说还要赈济整个北方,这场旱灾已经远远超出了现在大明朝廷的处理能力了。
崇祯这样熬了三个月,每日都是十几个,几十个这样的坏消息,年纪轻轻的就开始长白头发,整个人苍老了10岁。
看着大明历代皇帝的牌位,崇祯不断的在内心复盘,要是当初自己听了贺涵的话,让贺涵带着新军去抄盐商的家,朝廷就有3000万两银子了,有这么多钱,北方也能得到救助,就不会有这么多民变,更不会让罗汝才这样的贼寇攻入中都了。
没了新军,那些奸臣也猖狂了起来了,上要交朝廷的税负也不愿意上交了,现在朝廷的局势前所未有的恶劣,国库无钱粮,中原又到处都是贼寇,还有大同贼寇在关中虎视眈眈,随时杀入中原。眼前的局势居然比他崇祯三年更加难熬。
崇祯越复盘越觉得自己一招踏错满盘皆输。在整个大明的局势都失控了,六部的尚书和阁老们在眼前这个危机的时刻,不想着如何为朝廷平定乱局,反而明里暗里要求朕,允许他们组建资政院,好让他们明目张胆的结党营私。
“群臣皆该死!”想到这些结党营私的大臣崇祯恶狠狠道。
而后他又羡慕徐晨这个大同贼寇了,关中也闹旱灾,蝗灾了,但徐晨这个贼子,现在关中募集了500多万两银子,用来救助灾民,后面据说又弄出来1000万两债券据说是用来购买蝗虫。
这些用途虽然让他奇怪,但他是真羡慕徐晨有钱,对方明明只占据一个行省,也遭受了天灾,但却能那么有钱,轻轻松松就能弄到1500万两银子。而他身为大明之主,掌握着整个天下,国库当中却是空空如也,满朝皆是乱臣贼子,这天下到底是怎么啦?
贼不贼,国不国,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又到了礼崩乐坏的地步了。
“陛下,直隶总督杨鹤有要事求见。”
崇祯听到这话皱着眉头,他不想被人打扰,但听到有紧要的事,还是整理了一下自己行装来到太庙的一间偏殿道:“有什么重要的事要这时候见朕。”
但这时候一个落魄的军官跪在崇祯身前哭泣道:“陛下,现在只有您能救救俺们将军。”
杨鹤无奈中带着气愤道:“陛下,关宁将门反了,他们联合女真人把贺涵他们包围在辽东,所以朝廷才不知道辽东的战况,贺涵已经向朝廷求援了好几波,但都被辽东将门截住了,这位将军还是从宣镇跑到京城来的。”
“祖大寿不怕朕诛他九族。”崇祯惊恐道,难怪这两个月朝廷得不到辽东的消息,他更惊恐的是关宁将门控制的山海关,要是他们反了,10万女真人就可以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