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爆发蝗灾时,徐晨居然发行1000万两债券来抗击蝗灾。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再次震撼了耿如杞。但也让他灵光一现,徐晨可以这样借钱,他堂堂一个山西巡抚难道不可以学吗?
这可不是要大户们免费募捐,而是借钱给朝廷应急。有了这笔钱,他也可以学大同社以工代赈,新修水利,抗击旱灾。
耿如杞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曹文诏,可曹文诏却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大人,此事朝廷难学。朝廷这几十年什么时候富裕过,到现在还欠着银钱,这种情况下谁会借钱给朝廷?”
耿如杞却不这么认为,他激动地说道:“今时不同往日,只有稳定山西行省的局势,大户才能继续享受富贵的日子。要是被大同社打进来,大户们不要说钱粮了,只怕他们的小命都难保。”他觉得有大同社这个威胁在,那些大户士绅哪怕是为了自己的小命,也应该借钱给自己。他自认为这个计划是可行的,仿佛已经看到了山西未来的希望。
曹文诏听了,只能默默不语。在他心里,大同社和朝廷的情况简直是天壤之别。大同社强悍的战斗力自不必说,他们光一个关中就能搜刮出2000多万两银子,下属的一些产业加起来也有上千万两。
而且徐晨言而有信,几次发行的债券都让那些购买的人赚得盆满钵满。不要说关中的大户了,就上次他自己都心动,想去购买大同社的债券。
反观朝廷,自张阁老之后,朝廷就没富过,天下的士绅谁不知道,朝廷的太仓空的都能把耗子给饿死。
去年勤王之时朝廷就向商贾借了一批钱财,到现在都没还清,不少商贾都被朝廷拖得倾家荡产,甚至跳河自尽。在这种情况下,谁敢借钱给朝廷?
巡抚只怕是产生了幻觉,以为徐晨能挣这么多钱,自己也能,却没想过自己的脸已经卖过一次了。而朝廷的信誉更是不值得让人相信。
哪怕是他曹家,九代忠良,他为朝廷拼命可以,但是朝廷向他借钱那是万万不行。
耿如杞却不明白这点,他就觉得徐晨行,他也行。巡视黄河一线之后,严肃地对曹文诏说道:“曹参将,你要用心防守好黄河防线,不能让大同社有可乘之机。”
曹文诏恭敬地应道:“遵命,大人。”
然后耿如杞带着复杂的心情,骑马回太原城去了。
当晚,曹文昭找到自己的弟弟曹文耀说出了耿如杞想要在山西发行债券的消息。
曹文耀笑道:“耿巡抚这是穷疯了。居然还想用这种的方法来骗钱,朝廷的信用连纸都不如啊,要买就其他家买,反正俺家是不会买的。”
曹文诏问道:“洪蛟去哪里了?”
曹文耀带着一丝怒气说道:“这个逆子最近这段时间早出晚归,问他去哪里了,他就说和同窗聚会,也不知道和哪个败家子鬼混去了。”
曹文耀也是个武将,他有两个儿子曹变蛟、曹鼎蛟,继承着曹家的血脉,生得人高马大,都是能在万军之中取敌首级的猛将。
只有他这个小儿子,从小就展现出读书的天赋,不到20岁就考上了秀才。虽然算不得神童,但能在武将世家出个秀才,已经是非常难得了。曹家把他看成是读书的种子,投入了大量资源培养他。
曹文昭神色复杂地说:“只怕未来我曹家真要靠他成为顶梁柱。”
曹文耀不信地说道:“大哥,你太高看他了。今年让他去太原考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