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贺涵沉思片刻,上前一步,躬身说道:“陛下,如今朝廷最大的敌人并非女真人,而是大同社。他们在中原地区势力渐长,对朝廷的威胁与日俱增。辽东方面,目前应以稳住战线为主。臣以为,可令祖大寿撤出大凌河,退守锦州,保存实力,以待时机。”
贺涵的话让崇祯皇帝陷入了沉思。
是啊,按照他和贺涵原本定下的战略,此时应该南下抄盐商的家,获取更多的钱财,编练更多的新军,以应对大同社的威胁。贺涵要是去了辽东前线,谁来帮他完成这个重要的任务呢?
崇祯皇帝心中十分纠结。比起教训女真人,他现在最头疼的就是朝廷的财政问题。如今的大明,局势比历史上更为严峻。
陕北地区的战乱使得财政收入锐减,十分之一以上的赋税化为乌有。为了抵御大同社,朝廷还得在中原和山西行省囤积重兵。他的老师孙承宗虽然忠心耿耿,也有一定的军事才能,但却是个花钱的主。自从去年带领大军驻守在洛阳,整个河南、山西行省的税负被花光不说,大明朝廷还支援了 400万两银子。这孙承宗,简直就是制造了一个新的关宁集团,让朝廷的财政雪上加霜。
若不是贺涵推行清田政策,让新军的财政支出大为减少,又抄了一些勋贵士绅的家,大明的财政恐怕早就破产了。崇祯皇帝这大半年来之所以能忍受财政亏空,就是因为知道有扬州盐商这个大血包存在,朝廷所有的亏空都能从他们那里填补。
如果贺涵带着新军去了辽东,朝廷的财政亏空无人填补,他又得继续做那为军饷发愁的“饷帝”,这日子何时是个头啊。
崇祯皇帝在殿中来回踱步,眼神中透露出犹豫和无奈,一时间难以做出决断。
侯恂脸上带着一丝冷笑,目光锐利地看向贺函:“贺总兵,听闻新军训练有素,可如今却对与辽东女真人野战之事如此踌躇,莫不是新军竟不敢与女真人一战?若新军连女真人都无法击败,日后又有何底气去对付那关中的大同贼寇?你这新军成立的意义又在哪里?”
此言一出,乾清宫内议论纷纷。此时的大明朝堂,到了崇祯四年已然形成一种共识:关中的大同贼寇比辽东的女真人战斗力更强,所以朝廷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了中原地区。
贺函神色淡然说道:“侯大人,非是末将胆怯。只是如今进攻女真人,时机着实不佳。辽东之地,地形复杂,女真人又善骑射,且熟悉当地环境。如今我军尚未完全准备妥当,贸然出击,恐难取胜。”
侯恂却不以为然道:“陛下,老夫以为现在反而是最好的时机。天下对我大明威胁最大的,便是关中的大同贼寇与辽东的女真人。此二贼南北夹击朝廷,局势对朝廷极为不利。朝廷若想改变这一局面,就应当先易后难。辽东女真人虽凶悍,但相较于大同贼寇,实力稍弱。先剿灭辽东的女真人,解决朝廷北方的顾虑,如此朝廷才能集中力量对付大同贼寇。”
次辅钱象坤连忙上前,恭敬地行礼:“陛下,兵部尚书之言有理。朝廷应趁此机会剿灭辽东女真人,以绝后患。”其他各部尚书也纷纷点头,认可侯恂的战略。
崇祯帝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他看着朝堂上众人的表情,心中也有些动摇。这些大臣说的也有理,与其一直处于两面夹击的态势,不如先消灭一个相对弱小的敌人。
于是他缓缓看向贺函:“爱卿,还是去救援祖大寿吧。正好也用女真人来练练兵,增强新军的战斗力。”
贺函心中无奈,但君命难违,他只能抱拳领命:“陛下,末将遵旨。”
崇祯四年(公元 1631年)4月&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