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为什么不学着秦始皇使用郡县制统一国家,而是要分出几百个诸侯国来管理国家呢?从秦汉以后的经验来看,诸侯就没老实的,他们不是在造反的道路上,就是准备造反。”
话音刚落,傅山站起来,大声说道:“先生,我大明的诸侯就很老实,除了成祖皇帝造反之外,最近的都是上百年前的宁王了,比起两汉的诸侯,两晋的诸侯,我大明的诸侯还是很老实的。”
徐晨微微一笑说道:“你以为他们不想造反啊,只是朝廷看的紧,他们只是没这个条件而已。”
现场的学员们听了,想到朝廷像养猪一样圈养着这些诸侯王,不禁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好了,不说题外话了。回到刚刚的话题,周武王之所以要分封诸侯,就是因为当时的生产力不允许周朝直接用郡县制来管理天下。”徐晨收敛笑容,认真地解释道。
“周朝的农具和武器都是以青铜为主,铜的习性,想来各位同学都懂,它的延展性虽然好,但坚固度和耐磨度都远远不如铁。用青铜农具的农户,只能开垦出像关中和中原这样的黄土地,到了江南的红土地就很难开拓了。这也是为什么我华夏的文明源头都在黄河两岸,因为当时最好开拓的土地就在中原。”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开始出现了。这玩意价格低,数量大,关键是又硬又耐磨,这一下开垦田地就方便很多。大家看史书就会发现,西周之时,各个国家相互连接不到一起,就是因为使用青铜器开荒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但到了春秋战国之后,各地的诸侯国都学会了炼制铁器,开荒的成本极大的降低,诸侯国不断地开拓,他们的土地就连接到一起,而后大诸侯吞并小诸侯,开启了一段长达几百年的战国乱世。”
“这段历史虽然乱,但其实是生产力带来的进步。西周的分封制度已经不适应当时的时代了。战国时期群雄逐鹿,用最残酷的战争来筛选制度,最终秦国摸索出了军功受田和郡县制度。这就是铁器带来生产力进步后配套出来的上层结构。这就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你的生产力只能生产青铜,那配套的只能是分封制度。”
“当然,同样是郡县制度,这2000多年来天下还是处于缓慢的进步当中,所以配套的上层建筑也在不断地变革。我们天朝的贵族体系,从铁器出现之后就敲响了丧钟。到东汉、两晋、隋唐,这上千年时间门阀是天下主人,东晋甚至有‘王与马共天下’的说法,天子也不过是大一点的门阀而已。”
门阀的实力就不如贵族的强大,他们就没有明确的封地,但他们的数量也更多,也就是说千年前的生产力,能让更多人来管理这个国家。
“就这上千年而言,门阀做的有好有坏,既有盛唐那样的盛世,也有两晋五胡乱华的悲歌。”徐晨的讲述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学员们都听得入了迷,仿佛穿越回了那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之中。
徐晨站在讲台上,眼神坚定而锐利,继续阐述着:“从宋朝之后,地主士绅开始成为天下的主人,皇帝则成为了最大的地主。到如今的大明,差不多历经600多年。
地主势力就进一步比门阀还要弱,毕竟再强大的地主也不敢说和朱家共天下,但地主的数量也更多,参与到国家的管理也更多。
然而,这600多年里地主士绅阶级交出的答卷,却不尽如人意。两宋时期,一直遭受外族欺凌,在辽、金、西夏等外族的威胁下艰难生存;元朝更是外族掌权,华夏文明陷入低谷;大明这200多年来,也是守内虚外,对外缺乏开拓进取的精神。用一句话来总结,地主士绅阶级极其保守,不愿意对外开通交流。”
他微微顿了顿,提高音量说道:“但他们却因此站到了天下人的对立面。他们既然不愿意为华夏文明开拓生存的空间,又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