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着他们,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依然专注地工作着,没有丝毫懈怠。
“各位师兄先歇一会儿,喝碗绿豆汤消消暑。”这时,这群人当中年纪最小的钟岳提着一桶绿豆汤,一路小跑过来。
几人看到绿豆汤,顿时来了精神,纷纷走到田边的树荫下,找了块地方坐下休息。他们拿起瓷碗,大口大口地喝着绿豆汤,清凉的感觉瞬间传遍全身,驱散了些许暑气。
娄国科喝了几口绿豆汤,忽然长叹一口气,满脸无奈地说道:“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本以为大同社会重视我等,却没想到直接把我们踢到农场这里来了。难道我等苦读 10年就是为了在这里记录麦子的生长?”
听到娄国科的话,其他人也纷纷放下手中的瓷碗,跟着叹息起来。最开始,他们来到大同社时,心中充满了期望。他们自认为有经天纬地之才,绝对能被大同社的徐先生重视,而后一展所长,建立惊天动地的事业。
哪怕期望低一点,也觉得能混个曹吏身份。毕竟在大同社,官吏不分,哪怕是曹吏也有资格可以晋升上去,这已经可以算是低等级的官员,更关键的是收入接近县令,福利待会更是直接拉满,曹吏成为了一份体面的差事。
然而,现实却让他们大失所望。徐晨把他们安排到了几大学院当学生,还给出了两条建功立业的路。一是去河套地区教化三年蒙古人,三年之后,大同社优先提拔这些人;又或者直接去军官培训班,大同社一直要求军队知识化,最喜欢他们这样的读书人去参军,只要在军官训练班合格,出来之后最低也能当个排长。
结果去了军官训练班的有 2000多人,熬过第一个月的却只有不到 500人。那些退回来的同伴,一个个都对大同社的新兵训练心有余悸。按照他们的说法,在那里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各种军规军纪森严得让人难以接受,哪怕是做个动作也要打报告,没有任何人身自由,又苦又累,根本不是一般人能熬得住的。
相比之下,四大学院的气氛稍微宽松一点。但他们该下地的还是要去下地,该去作坊的还是要去作坊,做很多他们自认为是庶务的工作,他们想象当中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生活根本没有。唯一给他们一丝精神希望的是,从四大学院出来,不管走哪条路都可以通向仕途。
当然,现在大同军攻略关中如火如荼,而他们却只能待在农场记录麦子的生长,内心的落差自然是难免的。
领头的储存君看到大家情绪低落,连忙安慰道:“大家不必失落,我等可是徐师的弟子,徐师是连社长都要尊重之人。而且大同社最重视农田水利的人才,我等只要把本领学好,自然就到了英雄用武之地了。”
钟岳笑着打趣道:“我倒觉得这农场不错,能吃饱饭还能学本领,就是场长不行,跟那戏曲里的周扒皮一样,看不得我们清闲片刻。”
说起高俊,大家仿佛找到了发泄的目标。娄国科一脸气愤地说道:“高扒皮那就是属狗的,在徐师面前他就像只哈巴狗,拉长了舌头摇尾讨好。到我们面前就成了疯狗了,只知道狂吠。”
农学院成立之后,自然需要有一片实验田,来验证他们所学的知识。而这事情高俊表现得最为积极,他拍着胸脯保证,高家滩农场能拿出 1000亩地和农学院合作。
最开始,他们还以为高俊是重视他们这些读书人。可真等他们下到农场才知道,原来高俊是想找一些免费的劳动力。
他们来到农场之后,挖水渠、修水利,一样活都没落下。只要有重活、累活,高俊就拉上他们。逃到大同社地盘的读书人大部分都是小地主、自耕农出身的读书人,虽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