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长安进发的大军,一时间都有点迷茫了。
昨天他还在营帐中,和鹿信商议着一些军中事务,忽然就得知自己被任命为耀州知州。
刘宗敏听到这个消息,瞪大了眼睛,一脸愕然,转头看向鹿信,挠了挠头说道:“老鹿,你看俺这光长肌肉不长脑子的人也能当知州?这不是开玩笑嘛。”
鹿信笑着拍了拍刘宗敏的肩膀,说道:“都督给你这个任命,那是看得起你,相信你有这个能力。咱大同社又不是大明,可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文武不分家。军中那么多将军、参谋可都是读书人,现在你一个大老粗,当个耀州知州又怎么啦?这是个机会,好好干!”
鹿信虽然安慰了他,但现在他看到徐晨他们带领大军离开了,整个人一脸迷茫,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事?
他一脸茫然地问道:“鹿信,这知州该怎么当啊?俺可从来没干过这事儿。”
虽然徐晨交代要他丈量土地,均田,清理大族,但他一时间还不知道从何地下手?
鹿信思索了一下,说道:“这还不好办,你就学着都督做就是了。都督平日里是怎么处理事务、怎么为百姓谋福利的,你就照着做。”
刘宗敏眼睛一亮,顿时恍然大悟道:“俺知道该怎么做了。多谢老鹿指点。”
很快,整个耀州的大街小巷中,都有大同军的士兵拿着锣鼓,一边走一边大声敲喊道:“青天大人审案了,有冤屈的百姓可以上告。”
“青天大人审案了,有冤屈的百姓可以上告。”那响亮的声音在街道上回荡,吸引了不少百姓的注意。
耀州距离延安府比较遥远,当地也没有抗旱会组织。百姓们大概也知道有大同军这个“叛逆”势力,但由于各种谣言的传播,他们对大同社并没有太大的信任。
不过,地方上百姓受的冤屈和当地士绅豪强的嚣张程度是成正比的,只要有冤屈的百姓多了,就总会有一部分百姓愿意冒着风险去尝试。
半天之后,就有上百位城中的百姓来到刘宗敏这里告状。
刘宗敏坐在公堂之上,认真地听着百姓们的诉说。在这些告状的百姓中,有 30多人都是状告本地的大族杨仁义巧取豪夺、霸占土地、抢人妻女等种种恶行。
刘宗敏听完这些百姓的诉说,眼中闪过一丝愤怒,冷笑道:“杀鸡儆猴的那只鸡找到了,来人,给我包围杨府。”
话分两头,耀州的士绅们得知尤世辛开城投降的消息之后,如同遭受了晴天霹雳一般。他们刚刚给了尤世辛粮食,没想到他转眼就投降了,如此吃干抹净,简直把他们当猴耍。
“尤世辛,你不得好死,某要去长安城告你,去京城告你。”一位士绅愤怒地挥舞着手臂,大声咒骂道。
一时间,全城的大户都在咒骂尤世辛,他们觉得自己被尤世辛背叛了,心中充满了怨恨和愤怒。
杨仁义也是如此,虽然他长了一个心眼,粮食没有全部上交,但也损失了六成的粮食。
每每想到这里他都感觉心口痛,必须要破口大骂尤世辛一顿才能缓解。
这天他刚骂尤世辛,管家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气喘吁吁地说道:“老爷,大事不好了,大同军包围了我们的府邸。”
杨仁义内心一惊,手中的茶杯差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