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县被大同军包围,杜弘域部被大同军全歼的消息西安府三边总督衙门,三边总督洪承畴当机立断,即刻命令驻守在耀州的参将高从龙和驻守在同州的副总兵张应昌,各率一万精锐人马,火速驰援富县马俊豪部。
高从龙和张应昌接到洪承畴的命令后,丝毫不敢懈怠。这一年多来,他们谨遵都督府的指令,辛苦练兵,军队的武器装备也得到了更新换代。
而且,都督府按时发放饷银,他们二人也未曾贪污克扣,士兵们士气高昂。尽管他们不像杜弘域那样狂妄自大,但自认为朝廷正规军经过一番整顿,与大同贼寇的战斗力差距已然缩小。满饷明军的战斗力不容小觑,他们自信满满,觉得此番驰援定能击退大同军,解富县之围。
然而,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没逃过当地抗旱会的眼睛,他们当即把明军援军的消息传递给大同军。
徐晨得知明朝这两支援军的动向之后,他分别派遣田建秀率领第七师迎战高从龙部,杨秀头率领第八师迎战张应昌部,力求各个击破。
11日,田建秀的第七师在洛川县郊野与高从龙部狭路相逢。
田建秀立刻与监军李德玉、参谋长李飞商议应敌之策。
田建秀神情严肃地说道:“如今明军武器装备更新速度极快,虽尚未配备大炮,但火枪数量已占五成,还装备了飞雷炮和虎尊炮。前些日子第五师杜弘域部作战时,明军的飞雷炮就给我军造成了大量伤亡,我们不可掉以轻心。”
李德玉沉思片刻,提议道:“我军拥有火炮优势,可在远程对敌人进行打击,争取将其击溃。”
田建秀却缓缓摇头,分析道:“火炮威力虽大,但数量有限,发射速度又慢,只能给敌人一定打击,想要彻底击溃他们,难度极大。”
这时,参谋长李飞眼睛一亮,迅速说道:“我观察到明军采用的是我们以前的横阵,由于火枪数量不足,还配备了一半的长枪兵,这就导致他们火力不足,而且阵型过于厚重,容易遭到火炮、飞雷炮等武器的打击,行动也十分死板。
而我军新运用的散阵灵活多变、机动迅捷,只是在应用上还不够熟练。我们既然采用散阵迎敌,为何还要与敌人火力最猛的正面战场硬拼呢?
可以把大部分的火力和兵力调到敌人的两侧,形成侧面打击,让敌人只能被动挨打。等敌人调整阵型时,我军正面阵型又能再次打击他们的侧翼。”
为了让众人更直观地理解,李飞用士兵模型进行了演示。他指出一个千人团可以分成三部,主要兵力分散在敌人两侧进行攻击。因为横阵呆板,短时间内难以对两侧的攻击做出有效反应,等敌人调动阵型时,又会遭到另一侧的打击,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大同军阵型灵活的优势。
田建秀听后,眼前豁然开朗,兴奋地说道:“这个战术可行,不妨一试。”
制定好战略战术之后,双方大军迅速逼近。
高从龙部上万大军分成左右两部,随后以右部五千大军摆出横队,气势汹汹地迎击大同军。
田建秀见状,果断出动一旅兵马。这旅士兵以 100人为一队,如猛虎下山般快速冲向明军。大军分成三股,一部分留在正面战场牵制敌人,一部分冲向明军左侧集结,另一部分则冲向明军右侧集结,大同军的军队形成一个巨大的扇形,将明军紧紧包围。
高从龙看到这一幕,不禁惊愕万分。显然,他没有得到关于富县战场的准确情报,根本不了解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