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闻喜县衙,一名衙役匆匆跑了进来,气喘吁吁地说道:“大人,贺涵将军带领秀子营的队伍已经快到咱们闻喜县了!”
王世文闻言,心中一惊,赶忙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官服。他已经知道贺涵和他的秀子营一战击败了罗汝才的叛军,如此精锐的力量当然要好好利用,毕竟解州还有好几个县在叛军的手中。
与此同时,城中的士绅大族们也很快得到了这个消息。他们聚集在一起,准备迎接这次救了他们的军队。
当贺涵他们带领着整齐的队伍来到闻喜县城外时,只见城门缓缓打开,王世文带着一众官员和士绅站在城门口迎接。
贺涵骑在一匹高大的战马上,英姿飒爽。他勒住缰绳,翻身下马,微笑着走向王世文等人。
王世文等人道:“贺将军劳苦功高,此次击退叛军,我等感激不尽呐!”
“这也是本将的职责所在。”
双方寒暄了一阵子后,然后进入县衙。
双方主客分座之后,贺涵看着王世文严肃地说道:“王大人,还请各位早日把余下的9万石粮食交接,好让我秀子营去安心地追击敌人。如今叛军虽败,但仍有残余势力,不可掉以轻心呐!”
贺涵这话一出口,原本热闹的场面瞬间安静了下来,县衙内的气氛也变得有些尴尬。
王世文内心暗暗埋怨:你原本也是读书人出身,现在怎么也变得和那些粗莽的丘八一样直接了呢?
和自己利益相关,其他士绅们也快速从感激的情绪中恢复过来。大明朝上层运行的潜规则就是这样,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当初叛逆打过来的时候,他们为了保命,重赏青壮,因为他们明白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现在叛逆走了,军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他们又开始盘算着按照三纲五常的秩序、朝廷的法令和世间的道理,觉得贺涵他们不应该再要这笔粮食了。
毕竟他们可是朝廷的军队,平定判决是他们应该做的事情,哪有找他们要粮草的道理。
王世文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会儿后说道:“贺将军,九万石的粮食还是太多了。哪怕是搬空我们整个解州府库,也难以筹集这么多粮草啊。要不这样,先欠着,等明年朝廷收税了,我等再给你们这笔赏赐,如何?”
9万石粮食相当于36万两银,再加上他们之前支付的饷银,为了请这5000人的秀子营,他们花费了超过50万两银子。这对于解州来说,可是一笔巨大的开支,相当于解州10年的税收啊。王世文当然不想轻易答应这笔欠款。
其他士绅们也都面无表情,几天前他们觉得9万石的粮食无所谓,毕竟和自己的命比起来,这点粮食算不了什么。但现在情况不同了,九万石粮食,那可是解州十年的税赋,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些粮食都要他们来出啊。他们在心里暗暗嘀咕:你们这些外乡人不要太贪婪了。
贺涵听了王世文的话,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嘲笑的意味。他看向一旁的李梦辰,似乎在等着他说些什么。
李梦辰却只能尴尬地默然无语,他虽然是县令,但这种事情他也做不了主。因为闻喜县根本拿不出这么大笔钱财,只有当地的士绅才有这个能力,而他们不答应给,他也没有办法。
贺涵冷笑一声,说道:“常言道,皇帝不饿当差的兵。各位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某也没有必要继续留在山西行省了。”说完,他转身就要往县衙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