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6)

    刘宗敏接过旗帜之后,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荣耀感,他一个打铁匠出身的小子,现在却成了全军十余万人的焦点,这是他20多年人生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他激动的对着全军将士不断挥舞旗帜,旗帜上“陷阵营”三个字在风中不断飘荡。

    全军将士无不投来羡慕的目光,有人心中升起一股大丈夫当如此之感,渴望自己也能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也有人暗暗发誓,觉得彼可取而代之,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超越他们。

    而在校场之外,榆林的百姓们也被这热闹的场景所吸引,他们羡慕地看着眼前的一切。这些百姓大部分都是本地的军户和家丁,在大同社占领榆林城后,他们经过简单的审理,被查明没有劣迹后就被释放了。

    侯勇和侯远两兄弟也是第一批被释放的人员,此时他们正站在人群中,眼睛紧紧地盯着校场里的护卫队士兵。

    侯勇看着那些登台接受表彰的士兵,不禁感慨道:“看看人家,一个小兵能登台接受万人表彰,再看看这些士兵,一个个穿得跟军官一样,难怪他们这么能打。要是俺,俺也会拼命。”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羡慕和向往,同样是当兵的,为什么人家能如此靓丽帅气,他们这些军户就活的像个乞丐。

    侯远在一旁安慰道:“兄长不要妒忌了,俺们不但保住了命,还得到了几百两银子,足够过后半生了。”然而,他的脸上随即又露出一丝为难的神色,“现在大同社把地都分给那些属于他们的军户了,俺们的田没了,他们又不许俺们买田地,没有地俺们兄弟怎么生活?”

    原来,护卫队在占据其他城堡之后,就迅速开启了分地行动。而像侯远、侯勇两兄弟这样留在榆林城当中的人,就错过了这一波分地的机会,而且他们原本的土地也都被分走了。

    侯勇听了弟弟的话,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儿,他突然眼睛一亮,坚定地说道:“这世道太乱了,要找个能打的人,才最有可能活下去。在我们关中,最能打的就是台上这些人了。俺决定等会儿就向大同社申请成为军户。”

    侯远听了侯远的话,想了想还是点了点头,利用没有他们又不懂其他的生计,除了打仗,他们好像也没其他路可以走了。最起码大同社看上去像一个大方的东家,想来不会拖欠几年的军饷。

    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11月八日,

    姜府,书房内,

    这里布置得古朴典雅。书架上摆满了各类古籍,墙上挂着几幅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案几上的香炉中,袅袅香烟升腾而起,散发着淡淡的檀香味。

    姜老太爷坐在主位上,神情略显凝重,他看着站在一旁的姜让,缓缓开口问道:“都督对你有什么安排?”

    姜让微微躬身,恭敬地回答道:“徐晨说孩儿这次保下粮食有功,赦免了我的战俘身份,家里的钱财和店铺能保得住,但粮食和田地都没有了。”

    姜老太爷轻轻叹了口气,说道:“没了就没了吧,大同社一直都是这个政策,能保住姜家一家老小的性命已经够幸运了。你看看你那些同僚,全部被抓起来,关在武庙当中,我们一家老小还能安稳地活着,已经是万幸。还有,以后要叫都督,不能直呼大名,这点你要是改不过来,迟早会为家里招来灾祸。”

    姜让连忙点头,改口道:“都督说了,给孩儿两个选择,一是大同社要到河套屯垦,我可以去屯垦营地当差;二就是聘请我为教谕,为大同社的高级将领传授军事经验。”

    姜老太爷听到这话,两眼顿时囧囧有神,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在他看来,榆林镇在与大同社的战斗中被打得落花流水,哪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贞观无太子 大明杀神:开局砍翻北疆鞑子 我是龙傲天他惨死的爹[穿书] 妻主她如此多情(女尊) 兄友之妻 春风骤 俯仰人间二十春 逃荒种田:我的金手指是个垃圾桶 元妻 假扮臣妻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