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崇祯元年(公元 1628年)6月 25日。

    烈日高悬,炽热的阳光无情地烘烤着长安城。三边总督府内,气氛略显严肃。

    刘南卿快步走进正厅,对着坐在主位上的杨鹤抱拳行礼,恭敬地汇报道:“督堂,这是我重民社愿意屯垦人员的名单。此次屯垦计划我们规划了 10个屯垦区,每个屯垦区一期计划屯垦 5000亩。按照这个规划,每期需要招揽 1万流民参与屯垦,先期种植高产作物,度过眼前的旱灾,后期可以种大豆肥地,小麦等主粮。

    而后,我们会进一步扩大这些屯垦区的范围,预计每年能增长三千到五千亩的田地,每年减少一到两万流民。

    前 5年的投入相对较高,购买耕牛农具以及储备粮食,建设居住的房子等等,每年大概需要花费 50万两银子。

    但好在三年之后,收支便可实现平衡,5年后就无需再持续投入大量资金。届时,朝廷每年可以从这些屯垦区征收粮草十万石。倘若征收的是新式作物,这个数字还能翻上一倍。”

    说着,刘南卿将手中详细的计划书呈递给杨鹤。这份计划书制作得极为用心,不仅文字阐述清晰,还添加了许多表格,其中增产的图形示意图更是一目了然,通过这张图,一年能增加多少田地和粮食都清晰可见。

    杨鹤接过计划书,仔细翻阅着,脸上渐渐浮现出赞赏之色,不禁开口说道:“这期图表清晰明了,景明你的才干越发出乎老夫的想象。如此详尽的规划,着实难得。”

    刘南卿微微躬身,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神情,这种表格最开始是大同社的徐晨开始推广的,他不过是借鉴学习罢,当然这种话不好公之于众,毕竟徐晨现在是朝廷的叛逆

    杨鹤翻阅着计划书,边看边满意的点点头。

    然而。看到屯垦一年预计花费一年 50万两银子,他的眉头开始紧皱起来,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对于如今本就捉襟见肘的三边总督府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刘南卿见状,心中明白杨鹤的顾虑,赶忙接着说道:“督堂大人,以咱们总督府目前经营的蜂窝煤产业和纺织厂产业的利润,足够覆盖屯垦所需的花费。而且,屯垦计划若能顺利实施,还能大范围地减少流民数量。流民减少,不仅地方治安能得到改善,朝廷在赈济方面所需的钱粮也会相应减少,这可算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啊。”

    徐晨开放了纺织厂技术之后,刘南卿马上就购买了新式纺织机,有了这些全新的机器之后,纺织厂的效率开始提升,盈利也是成倍增加,根据他的计算,纺织厂的规模继续扩大,半年之后,赚十几万两银子不是难事。

    杨鹤听了刘南卿的话,心中虽有些意动,但还是面露难色。自从他继任三边总督以来,日子过得实在艰难。天子最初只给了他 50万两银子,可这其中还有 15万两是飘没。自那之后,朝廷就再也没有给他拨过钱粮。

    他来到陕西后,亲眼目睹了这里干旱的严重状况。陕西已经连着干旱了好几年,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这才导致澄城、大同一带贼寇四起。今年,陕西更是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旱灾,情况愈发危急。

    他不断上书向崇祯皇帝陈述陕西的严峻形势,强调若朝廷再不给予支持,贼寇势力将会愈发壮大,整个关中地区恐怕都将不再为朝廷所有。

    崇祯皇帝对这个问题倒是表示了关切。经过一番权衡,皇帝最后一咬牙,给杨鹤下了一道圣旨,允许陕西行省的税收暂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假扮臣妻的丈夫 兄友之妻 俯仰人间二十春 大明杀神:开局砍翻北疆鞑子 元妻 妻主她如此多情(女尊) 逃荒种田:我的金手指是个垃圾桶 我是龙傲天他惨死的爹[穿书] 杀敌涨修为?我以铁血筑长生 春风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