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材料。它不仅是优质的防水材料,在建筑领域有着重要用途,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用来铺路。徐晨对后世随处可见的沥青马路印象深刻,深知“要想富先修路”这个道理。
大同社已经有大量流民转化成了土木工人,并且掌握了土法水泥的制作技术,但水泥的生产成本过高,产能又太少,仅能满足建设城池和住房的基本需求,根本没有多余的资源奢侈地用于铺设道路。
如今,有了沥青这种理想的铺路材料,徐晨自然不会错过这个绝佳的机会。他果断决策,大同社要全力发展沥青马路的铺设工程。
于是,石油产业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大同社重点发展的核心产业。大同社迅速行动起来,分别在延长和延川两地建设石油基地,为石油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延川县的一处施工现场,陈子龙终于见到了徐晨。
眼前的徐晨,与他想象中的形象相差甚远,这让他一时间惊讶得说不出话来。他原本以为徐晨要么是一位儒雅随和、风度翩翩的学者,要么是一个身高八尺、孔武有力的将军。然而,此刻站在他面前的徐晨,穿着一身满是污渍的衣服,身体被太阳晒得黝黑,整个人灰头土脸,既像他一路上遇到的辛勤劳作的农夫,又似那些流离失所的灾民。
徐晨看到陈子龙到来,露出了略带歉意的笑容,说道:“许久没打井了,今日一时手痒,便和工匠们一起去打井,结果弄得一身脏兮兮的。如此落魄地来见陈小哥,实在是有些失礼啦。”
陈子龙愣了好一会儿,才从震惊中反应过来。他迟疑了一下,终于鼓起勇气问道:“先生是个学识渊博之人,为何要走上造反这条路呢?您难道就不怕因此导致生灵涂炭,成为天下人唾弃的罪人吗?”
听到这个问题,徐晨心中明白陈子龙是个充满书生意气的人。在这个混乱的时代,这样的人已经算是难能可贵了,总比那些只知贪婪地占据天下利益,却不肯为百姓付出一丝一毫的人要好得多。
徐晨目光深邃地反问道:“陈小哥,你且看看现在的大明,难道就没有生灵涂炭吗?整个天下,还有哪一处是真正安稳的乐土?”
他顿了顿,神情变得严肃而坚定,继续说道:“这并非是我主动要造反,而是天下的百姓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绝境。他们仅仅是想要活下去,想要有尊严地活着。
然而,在这个由大明士绅统治的旧世界里,他们的基本诉求都无法得到满足。所以,不是我要造反,而是无数挣扎在生死边缘的百姓,他们渴望砸烂这个残酷的世界,去建立一个能让他们生存下去、能让他们重拾尊严的新世界。大同社所做的,不过是顺应百姓的意愿,带领他们去追求那个美好的未来。”
说到这里,徐晨目光炯炯地看着陈子龙,问道:“我也想问问陈小哥,那些高高在上的士绅大族,为何就不肯给天下百姓一条活路呢?”
陈子龙身为一名满怀家国情怀的有志青年,踏上了从京师前往延安府的路途。一路上,所见皆是民生凋敝、战乱频仍的凄惨景象,竟没有一处能寻得太平盛景之地。
只有来到了延安府,如今由大同社占据,与他一路所见形成鲜明对比,竟有几分太平祥和的景象,甚至他在此地无需镖师护卫,也能安心行走。面对徐晨的反问陈子龙不知如何作答。
可他内心深处始终想维护一下摇摇欲坠的大明朝廷,于是说道:“朝廷也想让世道天下太平,只是这些年天灾人祸不断,天下才动荡起来,但只要平定了四方的动乱,大明的天下会稳定起来的。”
徐晨听闻,不禁嘲讽一笑:“那我是不是可以认为大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