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刘永听闻,微微点头,略作思索后说道:“明白了,某会即刻通知纺织厂主事,让她务必优先供应你们所需的羊毛布和毛衣。”
“太好了,刘主簿!我等愿为您效犬马之劳!”当刘永明确同意优先供应羊毛布和毛衣后,现场众人几乎不假思索,立刻纷纷向刘永表忠心。
虽说如今大同社的种种举动,几乎已等同于公然谋反,但田然和高迎祥他们对此却并不怎么在意,其中缘由有二。其一,他们本就游走于大明律法的灰色地带。往好听了说,他们是往来各地的商队;可往难听了讲,他们实则就是走私商人,他们做的就是半匪半商的买卖。长久以来,他们对大明的王法本就缺乏足够的敬畏之心。
其二,他们是大同社扩张发展以来实实在在的受益者。大同社将士绅的财富重新分配,使得大量财富流入米脂的农户手中。如此一来,米脂农户对各类商品的需求急剧增长,足足旺盛了好几倍。在大同社治理下的米脂,他们的生意愈发红火,家产也跟着扩张了好几倍。他们已然深深融入了大同社构建的这一商业体系,并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因此,对于帮助大同社,他们不仅毫无反感,甚至还十分乐意。
天启六年(公元 1626年)十月十八日。
阳光洒在大同工业区的孙可旺家中,兄弟俩正忙碌地收拾着衣物。
孙可旺一边仔细地整理着包裹,一边不放心地叮嘱弟弟孙磊:“到了宋家沟村,记得给大哥传个消息。要是缺了什么少了什么,尽管跟大哥说,大哥一定帮你置办妥当。”
孙磊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满不在乎地说道:“大哥,你就别操心啦!俺这又不是去吃苦,分明是回乡下去当地主呢!而且宋家沟村离这儿又不远,俺要是有空,肯定会回来看大哥你的。”
的确,自从上次宋家沟村大战过后,大同社便如同脱胎换骨一般,迅速朝着军事化的方向发展。
秋收结束后,大同社收获的十几万亩土地很快被重新规划分配。整个米脂,那些没有土地的农户都得到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只要申报,一户便能分得 50亩土地。不过,这土地可不是白给的,农户们需要承担相应的军事义务。
但米脂地处九边,村民们一听这条件,心里顿时明白过来,大同社是想要自己这是成了军户。
虽说在大明王朝,军户的名声向来不太好听,但这 50亩土地可是实实在在的财富,价值两三百两银子呢!有土地是财主,没有土地才是军户,所以,报名的人十分踊跃,大家都想着,甭管名声如何,这土地可是关乎一家人的生计。
有了军户,自然需要有人来训练他们。徐晨从护卫队中精心挑选出 50位队员,任命他们为民兵队长。每个队长前往的村子,都会分配 100亩土地给他们,这土地便是他们的军田。
好吧,徐晨虽然不喜欢朱元璋,但却也不得不承认,他的军户制度在打天下还是非常实用的,他稍微删减一些就套上来用了。
徐晨对明末的枭雄都是鄙视的,田都不会分,还打什么天下。
随着这套制度的推广实施,大同社一下子就招募到了 3000名士兵。孙磊他们便是这第一批民兵队长,肩负着亲自训练大同社第一批义务兵的重任,他们将为完善大同社的军事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孙磊笑着对哥哥说:“大哥,你在护卫队也要继续加油努力呀!俺们兄弟俩不妨比一比,看看以后谁带领的兵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