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各家打算(1 / 2)

张建国带着一身淡淡的酒气和与好友相聚的暖意回到家中时,已是晌午。

家里静悄悄的,只有父母坐在屋里,父亲拿着报纸,母亲则在缝补衣服。

小弟和小妹想必是跑出去找小伙伴疯玩了。

张母鼻子灵,一见他进门就抬起头,微微蹙眉道,“建国,是不是又出去喝酒了?一身酒气。”

张建国嘿嘿一笑,心情颇好,也不隐瞒,“妈,没喝多少,就三两。今天我和卫民请客,主要是谢谢远子帮我们转正的大忙!”

听到为了感谢林远,张母的脸色立刻缓和下来,点了点头,“是该好好谢谢人家林远。这次要不是他机灵,又肯把功劳算在你们头上,你这转正的事,还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

张家父母对儿子能转正成为保卫科的正式干事,那是万分感激和高兴的,连带着对林远的印象更是好得不得了。

张家父母对林远很熟悉。

他们仨从初中就是同学,那时候林远就常来家里找张建国玩,懂事又有礼貌。

这次转正的事情,前因后果张建国早就跟家里念叨过无数遍了,家里人都知道是沾了林远的大光。

张母之前还念叨着,想让张建国请林远来家里吃顿便饭,好好表示一下感谢,只是张建国觉得哥们之间太正式了反而别扭,坚持说在外面请一顿就好,这才作罢。

“对了,爸,妈,”张建国想起林远在饭桌上看似随口一提,却语气认真的话,压低了点声音说,“远子今天还特意提醒我和卫民,说要是手里有余钱和票,最近想办法多买点粮食囤家里,尽量多囤点。”

张父原本在看报纸,听到这话,缓缓放下了手中的报纸,脸上露出一丝凝重。

他在单位里大小也是个后勤部门的头头,对于一些风吹草动和内部消息,比普通人要敏锐得多。

近来的一些供应调整和内部会议精神,让他隐约感觉到一些不同寻常的气息,正琢磨着是不是要提前给家里做点准备。

他没想到,林远一个轧钢厂的采购员,居然也能察觉到这些苗头,并且如此郑重地提醒自已的儿子。

这可不是一般的交情会说的话,这是真正把建国和卫民当成了自已人,才会透露这种带有风险预判性质的建议。

张父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对张建国,也是对张母说,“林远这孩子……有心了,这话说得在理。他在外面跑采购,消息比一般人灵通。他能这么跟你们说,是把你们当亲兄弟看了。”

他顿了顿,吩咐道,“建国他妈,你下午就去看看,想想办法,尽可能多买点粮食回来。粗粮细粮都要,能存得住的那些。悄悄的,别声张。”

张母见丈夫都这么说了,立刻重视起来,“哎,好,我知道了。下午我就去办。”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李卫民家。

李卫民回到家,也将林远的提醒告诉了家人。

李家父母虽然不像张父那样有内部消息渠道,但他们深知李卫民能转正全靠林远,对林远的话天然就多信几分,加上李卫民转正后家里宽裕了些,也立刻决定悄悄多备些粮食。

与张建国家相比,李卫民家的条件要更普通一些。

李父是街道造纸厂的一名老工人,工资不高,却要养活一大家子人。

李母没有正式工作,平时就接些糊纸盒、纳鞋底的零活补贴家用,

李卫民初中毕业后,没能考上技工学校,也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在家待业了一年多,眼看着就要成为街坊邻里口中“吃闲饭”的,李母心里着急,最后实在是没办法,硬着头皮提着好不容易攒下的鸡蛋和点心,去求了她那个在红星轧钢厂后勤部门当个小股长的大哥。

好说歹说,又看在妹夫家确实困难的情况下,她大哥才费了番周折,把李卫民塞进了厂保卫科,当了个临时工。

虽然是临时岗,工资低,也没什么保障,但好歹是进了人人羡慕的大厂,有了份收入,更是让李家在街坊面前挺直了些腰板。

自从李卫民进了厂,虽然每月工资不多,但总算让李家的经济压力缓解了不少,至少能吃上几顿带点荤腥的饭菜了。

李母也终于不用夜以继日地赶工做零活,腰疼的老毛病都好了许多。

而这次转正,对李家来说,更是天大的喜事!不仅工资翻着跟头往上涨,成了铁饭碗,说出去更是倍有面子。

李母高兴得好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笔趣阁】 www.biqu66.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最新小说: 大明:我是朱标他舅 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 太后娘娘请开门,奴才来请安了 如何拯救德意志 中国古代名人传 古人看我玩原神 农民将军 抗战:我能读心,你拿什么赢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大明秦王,从截胡徐妙云开始